【圖表】搜救件數創新高、迷路成長1.5倍:從山難搜救統計看2020年「台灣登山熱」

文/李秉芳 圖/林奕甫

行政院去年宣布「開放山林」政策,除國安與生態保育區外,以全面開放為原則,降低入山門檻並且簡化申請流程,並投入資源改善登山步道及山屋等,鼓勵民眾親近山林。今年初受到「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簡稱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台灣民眾無法出國旅遊;國內旅遊回溫之下,登山也因此成為熱門活動;但隨之而來的,是山難事故也大幅增加。

根據內政部消防署的統計,2002年到2019年間,平均每年的山域意外事故有159件,但今年1月到8月,件數已高達295件,高於歷年平均。

消防署專員蔡明奮指出,山難件數開始明顯增加的時間點,和台灣因疫情實施出團入境隔離等措施是重疊的;可能民眾無法出國玩,開始往山上跑,但低估了登山不是出國旅遊,需要一定程度的準備和風險評估,導致山難件數暴增。

越熱門的景點,發生山難件數越多

這些上山的人,並非自己跑到什麼沒人去過的山域或探索山林秘境而出事;從消防署的數據統計發現,越知名的山,事故越多。像步道規劃良好、路徑清楚、登山難度也並不算高的玉山、合歡山等,是高山中最多搜救案件的地點。在中級山方面,台中知名的「谷關七雄」中的八仙山和唐麻丹山,也是事故熱點。

而交通比較方便的、離都會區不遠的郊山,因民眾容易親近,加上許多透過網友打卡推薦,也是滿滿人潮;金瓜石的「劍龍稜」就以其奇特地形和景觀,成為登山社團中的熱門地點;然而劍龍稜的地形陡峭複雜,需要登山者一定程度的體力、攀登經驗和技術,整個夏天劍龍稜事故不斷,有的是誤判時間,有的迷路,還有人沒做好防曬,喝光飲水或中暑暈倒。

  • 郊山:是指大約在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登山路線,這類路線大多交通方便且可1天結束,氣候環境與平地類似。

  • 中級山:泛指高度再1500至3000公尺的路線,由於涵蓋範圍廣,所以有些路線可以1天完成,有些可能需要3天或更久才能完成。這些區域的林相較多元複雜,環境較多樣。

  • 高山:泛指3000公尺以上的區域,大多數都需要3天以上才能完成。由於高度已達3000公尺,所以天氣變化大,且氣溫低,在夏季時也會低於攝氏10度以下。

這些事故熱點,都在今年上半年進入「門庭若市」狀態;每到假日停車場一位難求,甚至得啟動交通管制;走在步道上較狹窄的路段,甚至需要排隊「會車」。也因為登山活動的大眾觀光化,可以看到許多登山者就像在平地出遊一般,僅穿著普通布鞋、牛仔褲或是未能防風防雨的棉質衣物,沒有攜帶任何登山裝備和少量飲水就上山。

為什麼求援?「迷路」導致的山難事故大幅增加

從2015年到2020年8月間,山難求助的原因本來就都以迷路為最大宗。台中和平分隊的吳姓消防員表示,很多人雖然是走在正確的步道上,但可能錯估時間走太慢走到天黑沒戴頭燈不敢繼續走,又或者遇到疑似叉路不確定路徑,或是肢體無力走不動,也會選擇通報求援。

然而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迷路求援的件數在2020年也和山難件數一樣暴增,甚至比去年同期增加1.5倍以上。消防署分析就指,主因是「新手上路,經驗不足」,因為從救援實務上發現,所接觸到的求援者許多身著輕便服裝、心理因素不敢下山,且「任意求援」的態樣多於過往。

近期致力推動山林教育的裝備店舖「登山補給站」的老闆蔡及文就感嘆,爬山本來就需要體力才能去,天黑就會看不到路,這是很基本的觀念,大家可能把山難搜救當成叫救護車,認為出事了打電話就一定要立刻來救;現在一天到晚發生「走不動要消防員上山用擔架扛」或「要消防幫忙送頭燈」等情況。

以太魯閣國家公園為例,園區內山巒環繞,有南湖大山、奇萊連峰、合歡群峰、中央尖山等27座知名百岳;綜觀這3年來的求援原因統計,因為迷路而求援的件數,比去年成長了1倍。

而境內非常多知名山域如雪山、大雪山、武陵四秀、谷關七雄的台中市,因為迷路而求援的事故件數,遠超過其他原因;而且相較於去年和前年的1-8月,迷路件數增加3倍以上。

吳姓消防員指出,台中谷關、和平和梨山這3個分隊都在山區,周圍山非常多,山難救援本來就是山區分隊主要的工作,以前消防員本來會在平日排休假,今年開始有時分隊甚至平日也會一天內接到2個通報,或是連續2天都得出搜救任務,導致分隊的人力非常吃緊,大量的山搜任務也影響到他們原本的工作和訓練時間。

她也表示,雖然現在網路發達,像是健行筆記、登山補給站等都有很多免費資源可以讓登山者在上山前了解要前往的路線,但還是有很多人不會看。尤其是他們救援的主要對象集中在50-70歲的中老年族群,根據消防署統計,今年事故發生最多的族群確實集中在50-59歲的中壯年族群,而且有明顯成長,推測這些阿姨叔叔可能不擅於先找資料,容易認為「以前人不都這樣爬或是我朋友都這樣爬」的輕忽心態,結果釀成事故。

「網路揪團爬山」風氣盛,但跟人一起爬比獨攀更多事故?

在臉書上的「登山健行自組隊」、「戶外活動自組揪團趣」等幾大社團,可以看到討論區幾乎每天都有人在網路上「徵友一起爬山」,即使是原本彼此互不熟識的陌生人也可能一起登山,並在相對高風險的環境中,得互相彼此照應從事登山活動。

主打登山行程的商業登山團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許多因為疫情而無法營運外國旅遊行程的旅行社在這段時間改而轉攻國旅市場,過去較少被一般民眾考慮「戶外活動」成為旅行業的新藍海。他們以更強力的行銷宣傳、活動企劃包裝山岳活動,並出現大量「協作」讓登山者免背「公裝公糧」,甚至在山上「辦桌煮飯」,吸引民眾付團費跟團上山。

然而從消防署的資料也可看出,事故發生最多的族群,就是上述幾種情況的「自組隊」,雖然這可能本來就是最多人會選擇的登山方式,但從數字可以看出,在過去傳統的登山社團、學校登山社以及單獨爬山的人之外,「自組隊」(此包含商業登山團)發生事故的比例在2020年的1-8月顯著增加。

擁有數萬成員的「靠北登山」臉書社團中,不時可以看到發生「團員走太慢被丟包」、「隊伍拖太長脫隊後失聯」、「嚮導人力不足沒顧到團員」「沒能力卻主揪爬長天數大山拖累隊友」等各種亂象事件;有人笑稱這些登山隊變成「只是一起分擔包車費」的夥伴;然而事實上登山隊本來是為了能有彼此照應、專業分工而存在的。

目前因許多地方入山不需申請登記,實務上無法掌握統計所有入山者的登山型態,只能從山難時的搜救紀錄取得資料;雖然自組隊(含商業團)的山難搜救件數最多,實則可能因為這是最多的登山型態所造成。但是,從2012-2019來看,各族群的山難比例都沒太大變化,但到了2019到2020年,僅自組隊的山難案件數大幅增加,這可能代表2020年更多人以自組隊型態登山,也反映出疫情下無法出國,轉而從事國內登山活動的民眾增多的現象;而自組隊數量增多,山難案件數也增加。

親近山林很好,但山難如何預防?

過去在學生時代就經常登山的時代力量新竹市議員廖子齊,日前透過臉書和記者會提出,開放山林的政策讓更多民眾親山,她認同這個方向,但在疫情所致的「登山熱潮」下,應該考量台灣的搜救量能在現有的搜救機制分工下能不能繼續應付這樣頻繁的山難搜救,另外也應從教育著手山難預防。

廖子齊提出,目前各級學校及社會教育所推廣的山野教育和戶外教育,受限於學校的意願而普及度有限,以新竹市為例,2019年全市僅7所學校提案。他建議各地林管處其實有對在地山區認識豐富的專業人士,應該能夠在學校規劃活動及教案設計上給予更多協助,教育部與林務局應該共同合作,推廣更適切的山野教育。

蔡及文則表示,在推動山野教育的過程中發現,不管國小、國中,甚至高中都有校長或老師其實很熱情想帶學生爬山,可是在無法掌握風險程度的情況下,要說服其他行政同儕、家長讓學生上山學習很困難;而且有些學校致力於「拍登頂照秀在畢業典禮上」,把攻頂當成唯一目標,反而學生上山的風險管理、危機應變教育被忽視。

他也表示,目前政府在培養「全方面登山技能」上能量不太夠,台灣目前的山岳嚮導培訓系統中,能投入登山教育的人才相對少,可以做搜救的專業者也不太夠,需要政府投入資源輔導培養一些專業人才。建立人才庫後,平常可以做登山教育,需要強力搜救時,他們本身能力夠強也能加入民間搜救工作;如果有這些人才,甚至可以協助登山協會或商業團做安全訓練。

蔡及文說,「開放山林」政策把管制降低,忽然入山的門檻降低了,但很多人過去可能只有郊山經驗,沒面對過高山、中級山的風險;林務局、國家公園等管理單位可以做的是把風險程度揭露,包括進階步道、大眾化步道差別在哪,需要怎樣裝備、糧食、體力才能走;甚至更進一步資訊如這條路線的繩子已老舊、有崩壁或倒樹出現等。

吳姓消防員則建議,以日本為例,所謂的「步道分級」行之有年,利用量化分析的方式,給路線不同的等級評分,甚至更明確寫出「經驗或能力需求」,讓民眾出發前透過這些資訊評估自己到底能不能上山完成這條路線,以及需要走多久等等的。目前台灣僅有少數國家公園分級,需要更普及且有統一標準。

她也強調,最重要的還是登山者必須意識到自己在登山知識的「缺乏」,然後才有可能進一步去做更多相關的行前準備和教育訓練。「對整個登山環境,我當然希望人越多越好,戶外產業才發展的起來,但這之前一定會有陣痛期,教育銜接不上、民眾一窩蜂;要怎麼把陣痛期縮短,盡量讓這些可以預防的意外減少,是現在要討論的事。」

更多關鍵評論網文章
我在山上迷路了怎麼辦?被救者、搜救員的「登山迷路指南
沈重又貴桑桑的「鑄鐵鍋」,為何成為煮夫煮婦心中的夢幻逸品?
林立青:說到底現在會缺工,是我們台灣人自作孽的結果
忘了「黨才是老大」,管不住嘴巴的馬雲這回在劫難逃
《老婆使用說明書》:太太跟你抱怨時,切記,她要的不是「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