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生來台受阻是歧視嗎?暫時性的差別待遇而已

文:廖宣佳(台大國發所)

其他國家的學生可以來台復學,唯獨中生來台復學受阻,這是否有政治操作,甚至有政策差別待遇的歧視隱憂?

確實,政策與說詞的轉彎,還有各部會推卸責任的過程不太光彩。陸委會起初將責任推給中國,認定是中國不讓中生來台,但中國政府一直都有簽發「大通證」。中國不承認「國立」大學的字眼,也不是這一兩年的新聞。隨後陸委會又將皮球推給教育部,指稱教育部不給中生來台,教育部反擊「這是兩岸主管事務機關的決定,教育尊重這個決定。」

疫情指揮中心的說詞是,現階段並沒有限制中生來台。許多網路評論指出歧視中生,《聯合報》更放上頭版,在主頁批評蔡政府,論點大致上是:凡是兩岸都嚴格審查,人權價值在兩岸議題就又有了雙重標準。

這個事件的癥結點在於,國安考量是否能凌駕於人權?中國學生的身分,與中國政府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我們是不是能將中生視為一般的外國學生,忽略掉他來自的國家?我們在處理兩岸關係時,能夠無視這幾年來中國對外的行為,以及行為所展現的企圖?

國安考量是否凌駕於人權,我們可以從其他國家的政策作為借鏡。以美日來看,美國政府近期因為疫情惡化的考量,限制留學生到美國讀書;日本則是社會本身的文化因素,對移民一直很保守,政府從不輕易核可。這些政策的結果,都是政府依社會的需要去做調整。

畢竟,人權的適用有優先順序,民族國家為基礎所構成的國際關係,是以各國國民的權利與利益的保障為優先。對非本國籍人士的差別待遇,在例外情況下可以被允許。外國學生的受教權,不是本國必須優先保障的基本權利。

然而,其他國家的學生沒有被限制來台,唯獨中生被限制,是否歧視中生?否則疫情考量,應當一視同仁的禁止。

確實,現在歐美國家的疫情沒有改善,擴散情況反而更嚴重。中國的疫情對外號稱受到控制,但是中國的資訊是不透明的,他提供的感染人數與死亡人數沒有辦法被證實,而前陣子北京又爆發了第二波感染潮,足見疫情並沒有真正穩定下來。

在大瘟疫時代,各國對外的政策趨向保守,全球化與區域整合退燒,台灣的陸委會基於各國對外政策思維的趨勢,可想見對中的交流採取保守。兩岸事務歸給陸委會管理,是因為對中事務有其特殊性,特殊性在於主權與治權的關係模糊,不完全屬於國與國的關係。因此,由陸委會負責對中生的事務,與對外國學生的事務分開處理,是依據特殊的歷史脈絡與法律的規範而來。

國民不太可能完全脫離他所屬的國家,尤其是一個國力上升的國家,在區域展現他要擴大影響力,甚至是爭取區域領導權的企圖時,國民是他實踐對外目標的幫手。舉凡美國調查在科技界與學術界的間諜,我國調查的中國「千人計畫」,都是為了徹查中國政府背後的「幫手」。

或許有人會質疑,中生只是學生,學生與中國的對外戰略有什麼關係?有必要無限上綱到單純的學生嗎?

雙邊關係的熱絡程度,會依據兩邊政府如何互動而定。中國單方面強硬的開出對話的條件──「承認九二共識」,否則拒絕任何的對話;以軍機繞台、遼寧號航行台灣海峽做威嚇,施加單邊的軍事壓力,這些行為是中國主動破壞了兩岸關係的和平。

台灣身為一個權力極度不對稱的國家,反制手段微乎其微。面對一個國力不斷上升的區域強權,台灣的對中政策採取最謹慎保守的思維,僅求在美中攤牌競爭、大瘟疫盛行的時代自保,這樣的期望能夠被譴責嗎?

中生沒有被犧牲,也不是政治鬥爭的棋子。他們不是永遠無法出入台灣,也不用擔心受到滲透、威脅的恐懼,更不會面臨國際上孤立無援的處境。在動盪不確定的兩岸關係中,受謹慎保守的政策影響,面臨暫時性的差別待遇而已。

延伸閱讀
比SpaceX使用更高的技術?中國發射第一艘「可重複性火箭」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