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大名校拚合併 地方大學勤深耕

少子化下,私校危機感重重,公立大學也努力拚轉型,高教出現「大大學」與「小而美」兩極化的現象。

學生眾多、資源豐富、位處都會區的頂大名校,紛紛喊出「合併」,希望創造「大大學」資源與科系綜效,提升國際排名和企業評比。

頂大積極聯姻

跨域交流創新 培養π型人才

2016年,理工強的新竹清華大學,與文教色彩濃的新竹教育大學合併,就是「互補性併校」的成功案例。

以教育、藝術、人文科系為主的新竹教育大學併入清大後,清大理工科系開始跨域結合人文社會學科,例如資訊連結教育成為「學習科學與科技」,生醫連結音樂成為「藝術治療」,讓學生類型更多元,也創造校內的學習火花。

2018年,高雄三家國立科大,包括第一科技大學、海洋科技大學、應用科技大學合併為「高雄科技大學」。雖說三所科大都有熱門的電機、機械、資訊、管理科系,但仍各有特色。

例如高應大以模具系、人社學院著名,高第一有營建、環安與財管,高海大則有海事、航運、水產;合併後的高科大幾乎囊括技職20學群,學生人數突破兩萬,僅次於台大,成為國內學生人數第二多的大學,在國際排名和企業最愛排行榜上,名次一舉提升5名以上。

目前正待教育部審查的交通大學與陽明大學合併案,將是另一個成功併校案。交大的科技研發,配合陽明大學的醫學研究,以及榮總體系的臨床醫療經驗,有機會搶占高齡社會下熱門的醫療科技與醫療大數據產業。

其他在洽談的合併案,還有臺灣科技大學、屏東科技大學、雲林科技大學的三校合併案;以及中山大學與高雄大學的合併案。

在任內力推交大陽明合併的前交大校長張懋中指出,「台灣缺的不是聰明的頭腦,而是發明未來的人才。」交大有良好系所、師資與優秀學生,但過去的優異,讓進來的人愈來愈類似,而打破相似性、引進異質性,跨域交流才能產生創新,交大才會真正偉大。

頂大合併看上的是「引發創新」的契機。「大大學」因師生人數多,可以爭取到更多政府與外部資源;更重要的是,當科系愈多元全面,校內師生就有機會產生更多跨域交流,讓產業與人才創新有新可能。

「未來要的不是專才,而是多元的π型人才,甚至是有辦法連結許多領域專家的通才,」張懋中強調。

地方大學深耕特色科系

挖掘在地需求 變身產業輔導者

地區型大學,則朝向另一條路:深耕在地,以「特色大學」走出小而美的新天地。

教育部過往曾針對高教資源相對不足的縣市國立大學,試辦過「特色大學計畫」。

選定聯合大學、暨南大學、嘉義大學、屏東大學、東華大學、臺東大學、金門大學及澎湖科技大學八校,讓各校結合教育資源與地方文化產業,找出自身獨特定位。

位於南投埔里的暨大是其中代表,既非位於大都會、也沒有工業區,暨大周遭多為農村與城鎮並存的半鄉村,腹地也與原住民族傳統領域接壤。暨大第一個深耕點是「多元文化」;又因鄰近日月潭、新中橫、合歡山等知名景點,第二個深耕點「在地觀光」也醞釀而出。暨大以社會參與的模式進行教學創新,將學術研究和區域產業相結合,推動「水沙連大學城」。

以在地觀光與文化創生來說,最有名的案例就是與桃米社區合作。

位於埔里的桃米社區,面臨傳統農村常見的產業沒落、人口外流等困境,又遭逢921大地震的衝擊,暨大串連公部門、公民團體及在地居民,將原本沒落農村,轉變為「桃米生態村」,成為社區總體營造的經典個案。

從沒落農村到主打「綠色經濟」的旅遊生態村,暨大科技學院老師以生態科技專業,與農民一起研究發展低污染的生態農作,如茭白筍。

管理學院老師則從生態旅遊角度出發,培育在地居民成為生態解說員、經營合法民宿,並善用在地食材,為在地餐廳設計特色菜單。教育學院帶領學生走進中小學校園,認識地方文化,並協助生態旅遊中心規劃內容,讓旅客接收第一手的觀光資訊。暨大為地方注入源源活水,以專業為支柱,學生所學也有了落實的場域。

其他如嘉大與嘉南地區花卉與精密農業合作,金大與酒類加工創新和歷史軍事旅遊合作等,都是把學校資源帶入當地產業的精采故事。

想走向國際做跨域創新?還是回家鄉實踐自我?拋開名校與規模迷思,有特色的學校可以豐富視野,許你一個不同的未來!

【2020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帶您看見高教新策略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