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策略 高教拚轉骨

2020年,是少子海嘯危機最嚴重的一年,大一入學新生預期減少近2.4萬人。今年,也是108課綱帶動考招制度變革的起始年,當學習履歷取代考試成績,許多考生與家長們,仍對選校、選系無所適從。但在此時,持續關注高等教育的《遠見》卻也發現許多大學求新求變,力拚三大差異化策略,打破過去教學分野與刻板印象,追求國際能見度,更加強產學合作,強化就業競爭力。換言之,2020年也將會是「高教新生元年」。企業最愛哪些大學畢業生?老闆們最愛的新鮮人特質?各學群的起薪趨勢與差異?《遠見》也延續歷年調查,公布最新結果,提供所有準新鮮人參考,助你選擇所愛,愛你所選!

109學年度,是許多大學挫著等的一年。今年,是少子海嘯以來最嚴重的一年,18年前的蛇年效應讓大一新生預期減少近2.4萬。今年,也是108課綱帶動考招制度變革的起始年,當學習履歷取代考試成績,過去的報考規則將一舉被推翻。

許多人面對變動擔憂前景,甚至認為台灣高教即將崩壞;但在此時,卻也看見許多大學求新求變,打破過去教學分野與刻板印象,追求不同的教育未來。2020年,將是「高教新生元年」。

「117谷底」將成真 10年減少10萬名新生

「高教退場」是老議題,關心教育改革的人都知道,高教有一個「117谷底」的說法,也就是從民國107年到民國117年的十年間,台灣將少掉10萬名大一新生。很多人以為這會是個漸進的學生減少過程,但其實在今年109學年度,就可能發生最嚴重的「硬著陸」。

原因是2001年蛇年,在華人文化傳統忌諱下,結婚與生子人數都減少,導致109學年度大一入學新生預計將比前一年減少2.4萬人;等同40所大學的大一新生人數。從2014年至今,已正式退場5所私校,教育部雖不至於讓一堆大學倒光,但也意味著,如果沒有慎選,確實會有學生四年後面臨「還沒畢業學校就沒了」的後果。

但有辦法招到學生的學校,卻也開心不起來。因為就算招到足額學生,學生入學最低錄取分數也降低了,新生素質逐年下滑,對於未來就業口碑、招生狀況也恐帶來負面循環。

以前進大學是窄門,僧多粥少,學校有籌碼把門檻開得比較高。如今立場反轉,各校招生名額雖維持,但僧少粥多下,學生選擇變多;可能十年前分數只能進中段班大學的學生,現在已經有前段班大學可挑。

當學生選擇多了,傳統的招生模式也會開始鬆動,學校無法只靠「校名光環」就能招收到想要的學生。當學生精挑細選最適合自己、未來就業最有前景、學校教育資源最豐富的大學時,大學怎麼創造「非讀我不可」的理由,也就成為大學在少子逆境中,轉變求新與屹立不搖的關鍵。

《遠見》觀察近年不同大學聚焦的資源,主要有三種轉型策略:

1.  建立世界級地位:聚焦特色科系 爭取國際能見度

傳統的頂大名校,依然受到學生青睞,但當學生學測成績可以在多所頂大中選擇,甚至連海外學校都來台灣搶優秀學生時,愈來愈多頂大開始選擇打國際戰。即使無法搶進全球前百名,也要找出自身核心優勢,在專長領域當東亞或華人世界的第一,建立「只要你想學,就一定得來我這」的堡壘。

去年11月,政大校長郭明政一手推動的「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正式開講,邀請漢學大師余英時擔任首任名譽講座教授、哈佛大學漢學家兼中研院院士王德威擔任講座主持人。目標是,將政大變成全亞洲,甚至是全世界華人圈的「國際漢學研究中心」。

郭明政強調,在中國經歷文革,香港與新加坡改用英語教學後,保留中華傳統文化、採用華語與繁體字的台灣,在漢學研究領域上具有華人世界無可取代的優勢。

伴隨中國崛起,全世界國家都想了解中國,在既有學術厚度、又有人才需求下,台灣最有機會發展此一領域,而政大又是台灣最適合的學校。

郭明政表示,「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未來每年會聘請一位國際權威漢學家做為講座主持人,再聘請三位國際漢學學者擔任課席講座。透過國際大師和政大累積的漢學教育資本,成為全球最重要漢學研究基地,未來更要成為漢學學術輸出地。

去年,中興大學透過玉山計畫,聘請瑞士蘇黎世巴塞植物科學研究中心主席、歐洲植物科學組織(EPSO)主席伊森姆(Wilhelm Gruissem)到校任教。中興大學校長薛富盛說,伊森姆是歐美植物生技領域權威,全球多個國家和學校爭著請他,他願意來中興,是看中台灣的研究利基——水稻。

中興前身是農專,也是台灣在農林畜牧與綠色生技相關研究最重要的大學之一。但近年台灣的生技研發以醫療產業為重心,放棄過往在農業奠定的基礎,非常可惜,中興此次聘請國際頂級學者來台,就是要建立中興在亞洲稻米研究領域的地位。

中興大學在農業生技方面實力堅強,近年更聘請世界級大師擔任玉山學者,目標成為亞太稻米研究最先驅基地。
中興大學在農業生技方面實力堅強,近年更聘請世界級大師擔任玉山學者,目標成為亞太稻米研究最先驅基地。

中興大學在農業生技方面實力堅強,近年更聘請世界級大師擔任玉山學者,目標成為亞太稻米研究最先驅基地。

薛富盛解釋,稻米是東亞以至印度地區最重要的食物,台灣、日本、中國、印度是稻米研究的四大地區;台灣從日治時代一路累積下來的研究能量,遠遠超越中國、印度。日韓氣候較冷,稻米一年只能一獲,台灣可以做到二獲甚至三獲,實驗時間與進程走得比日本快。結合研發能量、國際人才、地理條件,中興有機會成為全球稻米研究最先驅的大學。

對於有志做科學研究,目標走向世界的學生來說,這些聚焦核心能力可以與世界一搏的特色科系,就會成為選擇大學時重要指標。

2.  連結地方創生:在地學習 協助地方產業

有些學校或科系的資源少,無法打國際戰,但透過創造差異化的策略,帶領學生走進社區,落實所學,仍可吸引到有土地情懷、對社會改革有使命感的學生。

這些學校的成果,反映在近兩年教育部力推的「大學社會責任」計畫;大學不是象牙塔,應善用內部知識,透過教學研究、活動輔導、產學合作等模式,把知識傳遞給社會大眾,並帶動地區繁榮。

深耕「在地學習」最卓越的大學,首推南投埔里的暨南大學。1995年創校、四年後遭遇921大地震,埔里是全台灣受害最嚴重的鄉鎮之一。當時暨大透過人文、管理、科技、教育等學院,以及原住民中心和水沙連人社中心,研發各種教學計畫。暨大師生結合公共資源,進入社區駐點,為在地觀光、文化創意、弱勢關懷、原住民教育、長者照顧等面向注入新思惟,因此獲選為教育部2018「大學社會實踐」最佳實踐獎。

近年更直接把「地方創生」作為辦學核心重點,師生一起為提升地方產業、教育、觀光貢獻心力。

3.  推動產學合作:接軌產業需求 強化就業競爭力

不可諱言,多數人讀大學,為的是畢業後找個好工作,賺到滿意的薪水,因此近年每一所學校都將「產學」合作當作發展重點。技職科大幾乎都在大四或大三就開始規劃產業實習,讓學生提前接軌職場;一般大學也在經濟部、科技部帶領下,結合產官學資源,讓學生做研究、寫論文、實習,推動產學合一。

例如經濟部與科技部近年在大學力推的「產學大、小聯盟」就是代表。

「產學大聯盟」鎖定在「改變產業未來的頂尖技術研發」,由政府跟業界提供資金,讓計畫經費可以突破過往規模限制。當學校與老師有更大資金挹注,即可規劃長程的產學合作,讓前瞻技術研究更深入,並連結產業需求,開發出具國際競爭力的新技術。

產學大聯盟合作的廠商都是國內具指標性的企業,如台積電、聯發科、廣達、中華電信、中鋼等產業龍頭,研究領域涵蓋半導體、鋼鐵製程、行動通訊技術等。學生只要跟著老師一起做研究,可以說是保證未來就業,甚至成為被挖角的對象。

「產學小聯盟」則鎖定規模較小的中小企業,台灣很多在地隱形冠軍,有生產技術,卻無法培養自己的研發人才。小聯盟運作模式,即由政府牽線多家企業,提供資金給學校,針對提升特定領域技術,進行產學合作。

六年來已有200多件案子,涵蓋技術加值、產品開發、人才培訓、產學合作及新創事業等面向,創造產值超過153億元。

例如正修科大四位機械工程教授合作,聯合23家廠商,包括國防航太、工具機、汽機車業、醫療器材、運動器材等產業,成立「工具機切削技術與製程開發產學聯盟」,研發出「複雜曲面五軸數控加工與量測整合技術」等高難度加工技術,不但解決廠商問題,學生因為參與研發操作,一畢業就被廠商秒殺預約。

少子危機也是轉機 抓住優勢創造藍海

少子危機,為大學帶來轉機,許多大學在紅海中創造藍海。大學的招生危機,可能也是學生的選擇幸運。

不管是立志走向國際舞台、專注研究,或是參與社會,擁有一技之長,成為企業徵聘的人才;了解大學特色,看見大學資源投注所在,再謹慎思考自己的興趣、能力優勢、想要的未來,更能做出最佳選擇。

【2020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帶您看見高教新策略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