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天然獨」是怎麼造成的?

(作者鄭春鴻為今年春天將在松山社區大學開設一門課「生命故事創作班」,已開始接受報名。請電洽松山社大02-27475431)

人人都說,蔡英文這一次選舉大勝,是因為「天然獨」世代把票都投給她,而天然獨世代則是因為民進黨改成了「去中國化」課綱,使中國歷史逐漸從歷史教育「退駕」造成的。這一切的假說,都是基於把人當成一張「白紙」,你把它染成紅的,它就變成紅紙;你把它染成綠的,它就變成綠紙;你把它染成藍的,它就變成藍紙。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嬰兒認知中心主任基莉•哈姆林(Kiley Hamlin )告訴我們,所謂「道德白板主義」(Moral Blank-Slateism) 只是流傳已久的一個「頑固的信念」,它指的是「道德」是人類在出生後通過相當大的努力慢慢獲得的。兒童通常被視為道德的「一塊白板」, 沒有任何形式的道德傾向。這個觀點認為,孩子是通過自己的經驗和觀察第一次與道德世界親密接觸的。然後他們主動或被動,將這些經驗和觀察與衝動控制、換位思考以及複雜的推理結合起來,從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道德」。

哈姆林提醒大家,這種「道德白板主義」應該退休了。儘管它的立論 : 「嬰兒是成長中的混沌狀態」,「蹣跚學步的幼兒是自私的利己主義者」這樣的假設,似乎很容易使人信以為真, 但過去至少10年的發展心理學研究指出,這兩種假設都是不成立的。比如, 3個月大的嬰兒已經可以處理跟未知的玩具產生的親社會或反社會的互動, 漸漸長大後,他們並且喜歡親近那些幫助別人實現目標的人,而不是阻礙別人的人。事實上, 這樣的互動反映出,3個月大的嬰兒已經表現出有道德的傾向——去關注助人者而不是害人者,而4個半月大的嬰兒傾向于伸手去找助人者。最引人注目的是,嬰兒的喜好似乎並不代表只是喜歡讓好事發生的人。嬰兒在一歲以內,對那些阻礙別人的人表現出不友好。他們喜歡那些懷有好意的人,即使他們可能好心辦壞事。

嬰兒時期就有好惡取捨標準

不是李登輝或陳水扁,更別說是蔡英文教他們甚麼「天然獨」,人在嬰兒時期就已經有自己的所謂「道德」,具體地說,就有了他們的好惡取捨標準了。哈姆林的研究指出,在嬰兒期就已形成的,不是大家認為的「人性本惡」自私的自我主義,而是各種親社會行為,像互助、分享、告知等。儘管這些行為可能源於比較頻繁的早期社會化活動,研究指出,嬰幼兒親社會的動力來自於內部而不是外部。嬰兒會在沒有任何提示的情況下去説明和給予,幼兒也會在幫助別人和去做其他有趣的事情上 選擇前者。這些行為可能源於不同的情緒狀態:嬰幼兒看到別人需要幫助會引起不好的情緒,而他們發現,幫助別人會帶來情感上的回報。不只人類如此,我們看到動物界,與人類親善的貓狗,甚至鴿子、虎豹也都有這種潛能。

「道德白板主義」需要退休的另外一個理由是:如果你相信「道德」是從「經歷」得來的,你就可以將不同的「道德」表現歸功於不同的「經歷」。也就是說,如果輸入都是對的,沒有任何不良「經歷」,我們就會變得很有「道德」。如果「道德」敗壞了, 肯定是因為有了不完美的「經歷」。若此為真,如果我們把「天然獨」視作「道德」的,它是因為我們輸入「去中國化」的課綱;台灣經過幾次的政黨輪替,就應該成為不同「掛」的年輕人,事實如此嗎?若此為真,威權時期的「中國主體」史觀,都只製造出統派的年輕人嗎?陳水扁、蔡英文、新潮流都是基因突變的品種嗎?

將嬰兒視作「道德白板」狀態的傳統「共識」,導致了人們對道德行為與認知能力工作機制的錯誤理解。而理解個體差異的所有原因,有助於我們正確瞭解多種多樣的道德發展途徑。如此看來,「道德白板主義」不只可以退休,並且提醒我們人格、思想、行動,不是哪一個政治人物,哪一本歷史教科書可以塑造、引導的。人不是活在政治裡;更不是活在教科書裡,人是活在「意義」裡,誰能告訴更多的年輕人,他們為什麼活著?活著的意義是甚麼?你說的,能感動他們,他們隨時都會跟著你走。反之,當感動消失了,他們會立即離你而去。恆久美好有盼望,有意義的人生,才是真正的「道德」。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