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報書摘】可不可以不變老?

自序
溯源

自有記憶以來,我便一直想瞭解人類為何會衰老;然而,追尋複雜生物過程的源頭,如同在河流上游找尋根源,絕非易事。
追本溯源的過程,輾轉曲折,我一路繞了又繞;有些時日,我也曾想過放棄,但依舊堅持下去。一路上,我看見許多支流岔路,也曾發現過可能的根源。接下來,我將提出一個全新觀點來說明老化演變的原因,以及此觀點如何符合我所謂的老化資訊理論(Information Theory of Aging)。
我也將解釋為何我將老化視為一種疾病,而且是最常見的疾病,不僅可以且應該積極治療,這是本書第一部分的內容。在第二部中,我將為您介紹現下可立即採取的步驟,以及發展中的新療法。這些步驟或可減緩、停止,或逆轉老化,終結我們所知的老化現象。
沒錯,我完全理解自己所說的「終結所知的老化現象」的含義。因此,在本書的第三部,我將正視這些行動可能創造出的各種未來,並提出一條可期許的未來之路;在這個未來世界裡,增加壽命的方式是透過不斷延長健康壽命(healthspan),健康壽命指的是生活中沒有罹患疾病或殘疾的時間。
許多人會說這根本是天方夜譚,與其說這是一本類似達爾文的科學著作,其實更像是英國小說家威爾斯(H. G. Wells)的科幻小說。當中自然不乏一些聰明絕頂之人,有些甚至非常瞭解人類生物學,也是我相當敬重的人。
那些人會告訴你,現代生活方式的詛咒縮短了人類壽命,他們會說你不可能活到百歲,你的孩子也不可能活到一世紀之久;他們會告訴你,在檢視過所有科學證據並據此做出預測後,你的孫子看來也不可能過上百歲生日。另外,他們還會說,倘若你真的活到一百歲,健康狀態不見得太好,而且肯定也是不久於人世。即便他們願意承認人類將更加長壽,也會說這對地球是天大的錯事,畢竟人類是地球的敵人!
他們之所以會說出這些話,完全有憑有據。事實上,整個人類史就是證據。
他們會說,一點一點,一千年又一千年過去,人類平均壽命的確逐漸增加數年。過去大多數人活不過四十歲,然後情況改變了;我們曾經活不過五十歲,然後情況改變了;許多人曾經活不過六十,然後情況又有所改變。
總體來說,由於愈來愈多人能取得穩定的食物來源與乾淨的水源,平均壽命因此逐漸增長。而且,壽命平均是從最低點大幅向上成長,嬰幼兒死亡率下降,加上平均壽命增加,這只是一道人類死亡率的簡單數學題。
然而,儘管平均壽命持續增加,但上限卻並未隨之攀升。從有紀錄以來,我們已知有人可以活到百歲或甚至一百多歲,但鮮少有人活到一百一十歲,幾乎無人可以到達一百一十五歲。
從過去至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口超過一千億。據目前所知,只有法國的卡蒙特(Jeanne Calment)明顯活超過一百二十歲,科學家多半認為她在1997 年逝世,享年一百二十二歲,但是也可能是她女兒盜用其身分逃漏稅。她的龜年鶴壽究竟是真是假,其實無關緊要,也有人只比卡蒙特少活了幾年,但我們大多數人(準確地說是99.98%)都活不到一百歲。
由此看來,當有人說平均壽命或許可能繼續提高,但人類不可能突破壽命上限時,聽來絕非毫無道理。據其所言,延長老鼠或狗的壽命上限很容易,但人類無法相提並論,我們早已活得太久。
他們錯了。

壽命無上限?
除了平均壽命與上限外,延長壽命與延長生命力之間也有分別。而兩者,我們都有能力達成。只不過,如果僅僅只是讓人多活一些時日,卻得忍受數十年的痛苦、疾病、體弱與行動不便,這說不上是善行。
延長生命力意味著更加活躍、健康且快樂地生活,並非僅是延年益壽而已,如此時刻即將來臨,甚至比許多人預期來得早。現在出生的孩童接近中年時,卡蒙特可能早已不在歷史百大人瑞之首了。下世紀之交,享年一百二十二歲的人離世時,人們可能會說他有個圓滿的人生,但不再是特別高壽;一百二十歲或許不再是異常值,而是期望值,以至於屆時我們將不再稱此歲數為長壽,只稱其為「壽命」,而當我們回首過往人類活不到百歲的時期,將倍感哀傷。
上限在哪?我認為,上限並不存在,我許多同事也同意此看法。
沒有任何生物法則顯示人類一定會老化。那些說人類一定會老化的人其實毫無根據。也許,我們離「死亡很罕見」的世界還有一段距離,但將死亡推延至更遠的未來,離我們並不遠。
事實上,這一切必然會發生,延長健康壽命已經在望,雖然整個人類史顯示出的情況恰恰相反;但是,根據本世紀的生命延續(lifespan extension)科學來看,我們從前之所以一籌莫展,主要因為缺乏指引。
光要開始思索這對人類物種意味了什麼,就得要有相當激進的思維。人類數十億年的演化歷程中,沒有任何事物可以讓我們為此做準備。正因如此,「延長健康壽命是不可能的」,如此的想法非常輕易、甚至誘人。
然而,就像從前社會並不相信人類可以飛行一樣,直到有人成功了,大家才改變思維。
今天,現代萊特兄弟回到了工作室,成功將他們的滑翔機降落在吉特赫克小鎮(Kitty Hawk)的沙丘上,世界即將改變。
正如1903年12月17日之前一樣,多數人是無知的。在當時,根本毫無背景或依據,因此大家難以想像要建造可控制的動力飛行器。所以,懷抱這種想法可謂異想天開、不可思議,有如科幻小說一般。
然後,飛機升空高飛了,一切全然改觀。
我們目前正處於歷史的另一個轉捩點,至今看來不可思議之事將化為現實。此時此刻,人類將重新定義一切,終結勢所必然。
現在正是我們重新定義人類的時刻,這不僅是變革的開端,更是演化的起始。

作者介紹
辛克萊 David A. Sinclair 世界首屈一指的科學家和企業家,《時代》雜誌最有影響力百大人物。以瞭解人類為何老化以及如何逆轉老化而聞名於世。率先發現紅酒中的白藜蘆醇對人體有益,並率領家族長期服用。
辛克萊是哈佛醫學院遺傳學終身教授;哈佛大學醫學院格林生物老化研究中心聯合主任;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共同兼任教授暨老化實驗室負責人;雪梨大學榮譽教授。
辛克萊共同創辦了十四家生物技術公司,領域橫跨老化、疫苗、糖尿病、生育力、癌症和生物防禦。至今榮獲三十項榮譽,其中包括列名澳洲四十五歲以下的頂尖科學家、《時代》雜誌評選出的「2014年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百大人物」,和「2018年醫療領域五十大頂尖人物」。2018年,他因在醫學和國家安全方面的工作而成為澳大利亞勳章官。

拉普蘭提 Matthew D. LaPlante 猶他州立大學新聞寫作副教授,也擔任記者、電台主持人。
譯者介紹
張嘉倫 畢業於成功大學中文系與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翻譯學碩士班。職場打滾數年後投身翻譯,相信文字及語言是有力量的。現為自由口筆譯員。譯作有《巨科技》、《醫療大數據》、《會說話,世界聽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