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與匿名談話 從身心靈根絕毒害

(中央社記者陳亦偉台北15日電)毒品戒癮是反毒重要關鍵。台北地檢署與中華民國解癮戒毒協會合作,透過靜坐、匿名談話會的方式,提升專注與意志力,從身心靈方面根絕毒害。

吸毒者出獄後再犯率高,更需要結合社會力量,協助毒癮者戒毒、反毒,共同掃除毒品的危害。

催生這套解癮機制的是台北地檢署檢察官林達。他於2013年10月追蹤一名台裔美籍假釋毒犯,了解美國的正念減壓訓練課程(mindfulness-based stressreduction,簡稱MBSR)有不錯的戒癮效果,經過1年多試辦,今年與新成立的中華民國解癮戒毒協會合作,將國外這套流程應用在國內。

林達表示,傳統戒毒思維,是採隔絕使用的管制手段,然而禁止人的外在行為終究無法解除內在的心癮。

「以往類似的課程,出席率都不高,但靜坐與談話會課程,出席率高達9成2」,林達說,有吸毒的母親回憶自身經驗,大女兒要結婚前,只能帶未婚夫到戒治所介紹給她;後來小女兒也要結婚,她要小女兒別帶未婚夫來,講到這段無法參與子女人生大事時淚流滿面,感染不少其他戒毒學員。

目前台北地檢署與更生保護團體、觀護人團體等與中華民國解癮戒毒協會合作,讓北檢的緩起訴戒癮治療被告、毒品犯受保護管束人或其他自願參加戒癮治療施用毒品者,透過靜坐戒毒、匿名談話會解癮。

根據解癮戒毒協會規劃,靜坐解毒班每期8堂課,隔週上課1次,每次2小時。採用靜坐方式教導癮害者提升專注力及意志力,並以激活腦部與器官功能、清除體內毒害,從意識層與潛意識層清除心癮,代之以正向思考與心靈安適,以自身力量脫離毒品控制。

而匿名談話會則是導入美國「戒毒匿名談話會」(Narcotics Anonymous Meetings)成長團體模式,由榮譽觀護人主持,邀請資深戒癮者及新進戒癮者以暱稱參與,以圍圈分享方式,透過團體分享自我反省、互相鼓勵、互相監督,運用心理學機制,提升意志力達到永續戒毒。

林達說,目前參加這套戒毒的學員,約5成是施用安非他命、4成是施用搖頭丸,透過訪談與追蹤,確實發現再犯率降低,「從一個拉一個陷入毒害,導正成一個拉一個脫離毒海的正向循環,證明靜坐與團體輔導的方式有效果」。10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