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個資外洩 學者籲落實資訊倫理教育

通訊軟體LINE日前更新隱私政策,在通知畫面上,要求用戶選擇「同意」才可以繼續使用。此舉引發民眾反彈,認為這是強迫索取個資。事實上,個資外洩問題已存在許久,樹德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副教授張鐸表示,唯有徹底落實資訊倫理教育,才能有效遏止個資外洩。 張鐸接受央廣「早安台灣」節目專訪時表示,歐盟GDPR(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GDPR)規範上路,被業界認為是是史上最嚴格個資保護法,企業須取得用戶明確同意,才能使用他們的個資。再加上電商盛行,若要做好行銷與顧客管理,需蒐集更多個人化資訊、用戶行為、喜好、網路習慣等資訊,都可能會牽涉個資問題。 不過,對於有疑慮的用戶,張鐸提醒,只要進入LINE功能設定頁面,點選隱私設定的「提供使用資料」,就能關閉此選項。 對於如何防範個資外洩,張鐸認為,徹底落實資訊倫理教育相當重要。他指出,統計顯示,80%的個資外洩原因是資訊倫理不彰。有媒體披露,幾個月前詐騙集團已蒐集台灣1.7億筆個資,往年案例也顯示,嫌犯能從公家機關、網路公司、會員機構用各種辦法蒐集到個資,顯示出資訊倫理的重要性。 張鐸也舉韓國為例,韓國政府準備7000億韓圜(約新台幣200億),預計花十年的時間,把身分證資料全部換過。張鐸說,「如何讓歹徒手上個資變成垃圾?唯有換新資料,讓歹徒手上資料全部無效」。(實習記者蔣季容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