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發現胃潰瘍藥助抑制新冠病毒 比「神藥」瑞德西韋安全便宜

新冠肺炎疫情進入秋冬季節持續升溫,各種預防及治療研究也愈來愈多新發現。香港大學化學系及微生物學系的研究團隊研究發現,已作廣泛應用的抗潰瘍藥物枸櫞酸鉍雷尼替丁(Ranitidine Bismuth Citrate, RBC),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的複製能力,在動物細胞水平中,該藥顯著降低細胞中新冠病毒載量超過一千倍以上,但藥物的治療成本僅「神藥」瑞德西韋約四分之一。

綜合港媒報導,目前藥物還未進入人體臨床實驗階段,團隊認為該藥有潛力成為新冠病毒的新治療方案,此項研究成果已申請美國專利,並於國際頂級科學雜誌《自然微生物》發表。港大化學系及微生物學系團隊最新一項研究,發現作廣泛臨床應用、含金屬鉍的抗胃部潰瘍藥物枸櫞酸鉍雷尼替丁(RBC),有潛力成為治療新冠肺炎的新藥物。

香港大學理學院化學系葉志成范港喜基金教授(生物無機化學)孫紅哲,以及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霍英東基金教授(傳染病學)袁國勇共同領導的研究團隊表示,瑞德西韋的供應全球性短缺,價格相對高昂,以及對新型冠狀病毒重症患者缺乏顯著的臨床效力等幾個關鍵因素,嚴重限制了它的進一步臨床應用,因此有迫切需要更廣泛地評估臨床獲批藥物,以尋找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替代性策略。

港大化學系博士後研究員王潤銘解釋,團隊測試逾50種含有鉍金屬的現有藥物後,發現RBC有效令新冠病毒中的一種主要蛋白質「病毒解旋酶」當中的鋅離子被剝奪,病毒蛋白繼而不可逆轉地失去活性,病毒亦無法再複製。

團隊發現含有金屬鉍的抗潰瘍藥物「枸櫞酸鉍雷尼替丁」(RBC),在細胞水平和動物模型中,能顯著降低新冠病毒數目,具備潛力臨床應用作爲有效的抗新型冠狀病毒藥物。RBC 能顯著降低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動物細胞中的病毒量超過 1,000 倍以上,並表現出低細胞毒性,選擇指數(毒性安全指標,指標越高越安全)高達 975,而瑞德西韋在細胞層面的選擇指數僅為 129,意味 RBC 安全度十分高。RBC 在倉鼠的感染模型中,證實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複製,減少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的病毒載量,同時也能緩解與病毒相關的肺炎等炎症。

團隊指該項發現,突出了病毒解旋酶可作為藥物治療的潛在靶標,以及含鉍藥物或其他相關金屬藥物用於臨床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巨大潛力,為科學家研究其他抗藥性病毒藥物打開了研究之門。

港大微生物學系臨床助理教授陳福和指出,RBC 與現時使用瑞德西韋、干擾素等抗病毒藥物,所針對病毒蛋白不同,希望與其他藥物共同使用時產生協同效應,令治療效果更有效果。不過藥物仍有待臨床測試,他提醒巿民,雖然 RBC 坊間使用多年,但市民勿自行購買,若過量食用有機會出現副作用。

新冠肺炎全球燒
痊癒後強勢回歸 川普造勢直呼:免疫後我更強大了
疫情反彈! 青島9人染疫 900萬人大排查
美國病患二次感染更嚴重 研究:暗示疫苗效力可能有限
受試者出現不明疾病反應 嬌生宣告新冠疫苗臨床實驗暫停
苦等7個月! 500年遺址為他1人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