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伯芬觀點:五.四.迷.亂

 五四運動今昔

1919年五月四日北京,現代中國出現首次大規模的學生運動,藉由示威、遊行、請願、罷課、罷工和暴力對抗北洋政府,以「外爭國權,內除國賊」為口號,抗議巴黎和會中列強把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讓渡日本,卻只歸還了八國聯軍入京時掠去的天文儀器。當時知識份子難忍中國積弱不振、列強割據,引發愛國救國的民族自覺,希望貫徹西方民主與科學精神,發起復興中國的新文化運動。

2018年臺灣,從27日教育部駁回管中閔聘任案,台大EMBA學生孫正大發動「大學自治・學術自由」新五四運動,呼籲教育部「不要插手台大事務,讓純真校園染上政治惡臭」,還給學生、老師一個乾淨的環境。台大歐洲校友會張凱鈞教授在五四當天發動師生背對行政大樓靜坐,並舉辦愛台大晚會,表達對於教育部校長聘任延宕的不滿,挺管、拔管雙方對峙,但是管先生本人卻未出席。

中國北京大學五四運動是一場民族自決運動,訴求在於反對日本入侵,冀望中國變法圖強,是一場北大、市民以及各地工商團體聯合的救國行動;但此次臺大五四運動卻是內部校園民主問題,在教育部一連串荒腔走板的行政作為之後,反對教育部對於大學自主的干預,傾全臺之力來對抗或捍衛臺大校長一人權位,是大學茶壺內的政治風暴。 

20180504-台大講座教授管中閔未在「新五四運動」現身,但派人送來生煎包與豆漿表達支持與慰問。(李亞璇攝)
20180504-台大講座教授管中閔未在「新五四運動」現身,但派人送來生煎包與豆漿表達支持與慰問。(李亞璇攝)

台大講座教授管中閔未在「新五四運動」現身,但派人送來生煎包與豆漿表達支持與慰問。(李亞璇攝)

北大PK臺大

五四運動中彰顯的是學術自由精神,當時北京大學在蔡元培的領導下,提出「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理念,網羅各方文化菁英,如嚴復、魯迅、胡適、陳獨秀等知名學者到北大任教,所有到北大任教者都需先辭去原來的職務,自由精神的前題是學者的獨立性,當外來權勢物慾不斷,何來思想自由?

但是當前臺灣的大學充斥著近視短利精神,臺大連續幾任校長皆為接受科技部研究補助大戶,卻接連爆出倫理醜聞,管先生不但在民間公司身兼要職,也在中國多所大學兼職。此次校長遴選爭議讓大眾看到教授擔任業界獨董,竟可坐領月薪百萬,比助理教授辛苦一年的薪水還高,但仍不斷以薪水低為由要求加薪,彈性薪資之外還不滿足,今年以來公立大學教授全面加薪10%、公教調薪3%,薪水漲幅高於大眾水準。

20180504-台大學生舉辦「新五四運動」,晚間學生擺蠟燭繼續守候。(甘岱民攝)
20180504-台大學生舉辦「新五四運動」,晚間學生擺蠟燭繼續守候。(甘岱民攝)

台大學生舉辦「新五四運動」,晚間學生擺蠟燭繼續守候。(甘岱民攝)

變調的五四

教育部對於陽明、臺大兩校的校長遴選標準不一,行政延宕妨礙大學行政,確實應受公共監理與撻伐。新任教育部長爭議不斷,正如同魯迅先生所批評的,教育部諸公皆只是做「官」而已,而非真的在辦教育。

不過,大學自主也需要法治規範,遴選委員會超越教育部的監督管理大學權責,校務會議公然擱置教師與學生代表提案,這些作為也不符大學自治精神。最令人感到詫異的是發起新五四運動的EMBA學生孫正大,是正陽國際有限公司總裁,而北美校友張凱鈞是美國協和大學教授,素與中國有良好關係。誰可以代表臺大發言?真正的臺大師學代表在那裏?想要捍衛校園民主,必須改進校長代議式民主遴選,讓臺大校長真正成為眾望所歸的人,不然「說五道四」,只不過讓校園成為藍綠政黨動員鬥爭的工具,何來新五四運動精神?(推薦閱讀:朱永發觀點:就法論法,挺法制不是挺管中閔

*作者為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

相關報導
王宗偉觀點:拔管一時爽,法制火葬場—在台灣法律保留原則值幾毛錢?
魏國彥專文:台北新官場現形記第二彈─杏壇清洗表態搜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