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中的貴族 木心辭世 享年84歲

中國時報【邱祖胤╱台北報導】 作家暨畫家木心十二月廿一日凌晨三時病逝於浙江烏鎮,享年八十四歲。木心的文學成就傑出,以極富魅力並優雅細緻的素養,開創出難以歸類的文體風格,既有傳統華文的美感又充滿當代前瞻性,堪稱文壇大家。木心的詩作、散文及小說在華文界中可謂開創新體,評為繼周作人、徐志摩、沈從文、張愛玲之後,最能承接「美好中文」的作家之一。在繪畫上,他也是首位作品獲得大英博物館收藏的廿世紀華人畫家,畫作曾在美國耶魯大學等七所美術館展出。 木心一九二七年生於浙江,五十五歲赴美,七十九歲才回鄉定居,今年十月因肺部感染住進浙江桐鄉第一人民醫院。由於木心沒有眷屬與子女,他病重期間都是來自北京、上海、湖南各地的讀者十多人,自行來到醫院看護,一直到他病終。木心的告別式將於廿四日舉行。 木心本名孫璞,一九二七年生於浙江烏鎮,出身首富,舅舅是作家茅盾。木心曾就讀杭州美專、上海美專,是畫家林風眠的學生。一九四八年木心曾短暫來台拜訪畫家席德進,原打算留在台灣發展,卻因家人催促而返鄉,隨後任職上海工藝美術研究所。 文化大革命期間,木心因家世的關係入獄,創作卻從未間斷。他從一九七一至七二年間書寫獄中日記多達六十五萬字,所幸他出獄後仍受重用,曾任《美化生活》期刊主編,並擔任交通大學美學理論教授。 一九八二年,五十五歲的木心獲准出國,並考進美國紐約藝術學生聯盟,從此定居於美國。木心的文學作品自一九八三年起,由《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刊引介至台灣,驚豔整個文壇,包括〈西班牙三棵樹〉、〈肉體是一部聖經〉、〈偽所羅門書〉,木心時而引用歐洲旅行見聞及狂想入詩,時而改編中國《詩經》內容並融合為生活感觸,也前衛地以科學用語和日常用語交錯,描繪簡單的欲望。 木心在美國時期開始嘗試寫作現代詩,也在這個時期結識台灣詩人楊澤結識,成為忘年之交。楊澤表示,木心的創作承接了中國三○年代文人遺緒,他不但對西方文、史、哲各領域充分學習,確又很中國。木心身上既有江南文人陰柔婉約、纖毫必現的細膩,但真要罵起人來又非常凶悍。 印刻出版總編輯初安民表示,木心是位無法被歸類的作家,他沒有流派的包衭,他的文字有別於中國文人的傳統筆法,不只文字有魅力,人也散發一種英國紳士的氣質。 木心赴美時曾悄悄從中國攜出卅三張畫作,他的畫作以中國水墨技法表現廢墟般的意象,衰敗中又有一種生命力及貴族氣,有分頹廢的美感。包括哈佛、耶魯大學等七家美術館爭相邀約展出,木心以畫家之名驚豔美國藝文界。 作家駱以軍表示,木心是一位全方位的藝術家,他的小說很早就碰觸西方現代小說常探討的議題,包括辜負、遺憾、懺悔及追憶,也討論人如何站在現代荒原中,仍能保持文明人的尊嚴。 一九八四年起,台灣陸續出版木心作品,包括散文集《瓊美卡隨想錄》、詩集《西班牙三棵樹》、《我紛紛的情欲》、小說集《溫莎墓園日記》等,在紐約居住超過廿年的木心,二○○五年回家鄉烏鎮定居,仍創作不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