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優勢盡失 國民黨還有加分題?

國民黨中常會檢討敗選  場外青壯集結疾呼改革 (圖)
圖片來源:中央社

因應總統、立委大選慘敗,國民黨「痛定思痛」,決定成立改革委員會「打掉重練」!或許是輸昏頭了,也可能只是為了「抓交替」,伺機偷龍轉鳳、轉移焦點,一堆大小「戰犯」忙著梳理病灶,包括雙吳、九二共識,甚至逾60歲中常委,都成為所謂改革派祭旗的對象。

2000年首度政黨輪替,國民黨也曾設立改造委員會。喊出「從零出發、全面改造」,並針對決策機制缺乏民主精神、提名機制不公造成分裂、黨的黑金形象、失去對年輕人吸引力、黨投資與經營事業不夠透明等八大問題進行改革。除了黨營事業在民進黨完全執政後「被繳械」之外,其他多是虎頭蛇尾,充其量只是改頭沒換面、換湯不換藥。

當年,敗選的國民黨終究因為沉重包袱,改革的本質與目標沒能完全到位,至少已經看到問題所在。如今卻像無頭蒼蠅,病急亂投醫,連開除總統候選人、高雄市長韓國瑜都被搬上檯面,成為救黨圖存的「當務之急」。

明明一副好牌,可以「玩」到慘輸,黨主席吳敦義與韓國瑜自是難辭其咎,必須扛下敗選責任。至於包括決策機制的透明化、中常會的調整都是勢在必行,重點是讓黨意與民意「零落差」;而重中之重,是如何拉近與年輕人的距離,否則,國民黨的命運將是坐以待斃。

從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提出探索「一國兩制台灣方案」,一直到香港反送中事件,這次大選被形塑成「抗中護民主」之戰;在「芒果乾」的浪潮席捲下,進入中聯辦又獲親中媒體集團力挺的韓國瑜,成為中間選民,以及年輕族群「害怕」的候選人。

韓國瑜被對手貼上紅統標籤揮之不去,除了個人因素,過去幾年,國民黨大小買辦打著「九二共識」旗號,到大陸各地考察「惠台措施」,在兩岸特殊政治關係的縫隙中謀求商機、騙吃騙喝傳言繪聲繪影,都讓國民黨在兩岸議題上節節敗退、大失人心。

前總統馬英九任內最自豪的政績就是穩定的兩岸關係,8年執政期間台灣海峽成為和平大道,但兩岸的「和平紅利」庶民獲益有限,反倒都「讓利」到特權階級口袋,在2014年、2016年選舉,人民用選票展現心中的憤怒。

所謂吃人嘴軟,「對等」、「尊嚴」就只是自我安慰的名詞。當國共一家親的氛圍下,在對岸「聽訓」的政客難道還少?如果這算惡行,只怕也勉強算小奸小惡。在兩岸重大事務或是大陸人權問題上,國民黨的回應總是不痛不癢;相對於批判有「抄家滅族」之恨的民進黨,火力差別就顯而易見。

當國民黨只會喊空洞的「中華民國萬歲」時,蔡英文總統具體告訴國人,中華民國要萬歲,要落實國防自主、要做好的經濟轉型、要堅守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並暗諷,人民關心的,不是總統會不會用膝蓋走路,而是總統會不會遇到對岸,膝蓋就挺不住。

最新的民意顯示,選民憂心國民黨兩岸關係的底線是否會「退讓」,同時也相信民進黨政府有捍衛中華民國主權的誠意與決心。如果在向來熟悉的兩岸議題上優勢盡失,難為大選加分,甚至連「供奉」的中華民國神主牌都香火不再,國民黨在台灣政壇在有什麼重新出發的契機?

【作者 王正寧/媒體工作者,曾任自立、聯合、中時報系,主跑國會、黨政新聞,並兼任大學講師】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