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張宇韶】大綠小綠落一盤 民進黨與喜樂島的矛盾何以加劇?

作者為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民進黨日前透過柔性勸說的方式,呼籲自己的黨工職與候選人「不應」參加喜樂島聯盟下月二十日舉行的「反併吞」大遊行。民進黨中央雖然沒有祭出黨紀規格並透過對話機制保留迴旋空間,然而民進黨執政以來大綠小綠之間的的矛盾日已明朗化,其性質似從「人民內部矛盾」逐漸上升為「敵我矛盾」。

各方輿論頗為納悶,何以三年不到,就出現如此戲劇性轉變?其實回顧歷史就可發現,民進黨與獨派的張力關係,早在「中國政策辯論」與「台灣前途決議文」提出時就埋下伏筆,在兩次執政期間以不同的方式發酵。

由於民進黨派系共治的權力結構可讓獨派在黨內相互奧援結盟,獨派力量未曾排除於黨內權力之外,甚至在兩次大選中扮演側翼角色;馬英九執政其間,綠營皆以批判國民黨與重返執政作為最大前提,因此各類的政治路線上的矛盾得以稀釋。當民進黨執政後,國民黨形式上的政治勢力快速崩解,過去結盟的政治基礎不復存在,蔡英文政府提出的「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維持現狀」與「新四不」的說法難以獲得獨派的認同,在北京遂行各種文攻武嚇打壓作為時,直接挑起了深綠人士敏感的神經末梢。

然而,就在融合了主觀的認知、樂觀的判斷以及焦慮的情緒下,獨派遂揭起了一系列結合理念與實踐,交織社會運動與權力操作的政治動員,希望藉由遊行累積社會能量,透過選票擴大群眾基礎,最終成為正名制憲的政治與社會資本。

獨派人士主觀認為,台灣最大的問題在於國家認同的錯亂,關鍵因素在於「中華民國此一流亡政府,始終遂行在台殖民的惡行」。「正名制憲」與「台獨公投」恐是終結此一亂象的必要手段。

他們同時樂觀認為,美中爭霸正值白熱化階段,在此背景下美台與兩岸關係兩股勢力正在消長。習近平似乎因為權力鬥爭與內部政經發展危機坐困中南海;與之同時,美國通過或提出一系列包括「台灣旅行法」、「國防授權法案」與「台北法案」等友台政策,因此這是推動獨立的「最佳時機」。

諷刺的是,中國對台銳實力的各項攻勢作為又成了兩面刃的焦慮陷阱,由於國人對於兩岸關係中的中國因素甚為厭惡,民進黨政府對於中國各項吸納政策(惠台三十一項、青年就業、居住證)莫衷一是無所作為。在他們心目中,「情勢大壞也意味情勢大好」,「民進黨主導的公投法修法豈能限定在一般公共政策層面,人民對於國家主權有其主張」。此時不奪取權力並搶走政治話語權尚待何時?

喜樂島聯盟的推手在樂觀之餘,猶需冷靜理性回答幾個眼前問題與阻礙,這些問題直接涉及台灣未來的戰略選擇。

首先,國際社會之所以同情台灣處境,其關鍵在於民主國家多認為北京乃意圖改變台海現狀的元兇,民進黨政府現階段的穩健的中國政策符合美日等國的國家利益與戰略佈局,倘若將正名制憲掛上時程且化為實際行動,勢必打破此一動態平衡。

其次,維持兩岸關係的權力平衡向來是美國「一個中國政策」的基本內涵,因此,華府屢屢在兩岸之間扮演戰略平衡者的角色。拜美中貿易大戰所賜,美國在現階段兩岸關係中勢必端出各類友台政策,不僅符合其政策傳統與國家利益,也有利作為與北京進行政治議價的籌碼,在面對下一場華府的戰略調整時,獨派的樂觀情緒及容易轉為相對剝奪感,擔憂是否簽訂美中之間第四個公報,從而傷害台灣利益。

再者,對於習近平掌權的權力機制,宜有客觀的認識。中共目前固然是極權政治最高形式的表現,猶如馬克思與列寧彼時在其著作「共產黨宣言」與「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階段」一書中對於資本主義全球化樂觀但錯誤的預言,中共不會因為我們期待其崩潰就理所當然解體,更不會因為主觀期待他民主化然後就揚棄專制權力,面對中國政治與兩岸關係的「極端異化階段」,台灣更需要的戰略定力與小國外交的智慧。

中國因素與兩岸關係的考慮,必須出自於台灣的國家利益與對內改革的長遠考量,托洛斯基的「不斷革命論」固然浪漫且具備強烈的革命意識,但是台灣目前面對嚴峻的內外挑戰,喜樂島聯盟的政治社會行動,似乎只是一場早熟的革命。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有話想說?不吐不快!>>> 快投稿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