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不高?醫師:「它」吃太多小心抑制生長激素

注意到你的小孩一年長多高嗎?醫師呼籲,如果一年下來孩子的身高長不到4公分,建議儘速至小兒內分泌科進行檢查,由醫師評估是否因生長激素不足導致,以便接受合適的治療。醫師也提醒,青春期的結束就是生長的結束,若在結束青春期之後才發現生長問題,可能會錯失治療時機。

 

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暨特聘教授蔡輔仁表示,兒童健康手冊上有衛生福利部公佈的「兒童生長曲線」表,在孩子7歲前(進入小學前),父母可以在手冊上紀錄孩子的身高並進行比對;就學後,校護每年也都會幫孩子量測身高與記錄,若孩子身高掉到第3百分位或超過第97百分位父母都應該注意。

 

談到生長,青春期是關鍵時刻。台北慈濟醫院兒科部主任蔡立平醫師表示,青春期前的孩子,如果身高一年長不到4公分,就是生長警訊。只要青春期結束就代表成長的『結束』,身高問題要在生長板閉合前補救,生長板位於長骨兩端,在成長期結束前,會受生長激素、甲狀腺素、性腺荷爾蒙等內分泌影響,讓骨骼細胞成長,身高就可以持續長高;青春期之後,因為性荷爾蒙使生長板加速生長,一旦與骨頭密合在一起,孩子再長高的機會很有限。因此,及早發現孩子的生長問題是很重要的。

 

要怎麼知道孩子進入青春期?蔡輔仁表示,女性進入青春期的方式固定,也比較容易觀察,會從胸部發育開始,一般定義在8歲以後,直到初經來臨,即意味青春期結束;男性一般定義在9歲以後,但不容易觀察,家長通常會以聲音變調、長喉結做為判斷標準,但並不客觀,還是建議交由專業醫師評估。

 

蔡立平說,若懷疑孩子有生長落後的狀況,建議至小兒內分泌科進行檢查,讓醫師找出孩子生長落後的主要原因。另外,低出生體重兒(體重1,800-1,900克)的孩子,大概有15%的機會在2歲之後會跟不上生長曲線,也特別提醒父母留意。

 

蔡輔仁表示,生長激素是腦下垂體分泌的荷爾蒙,為正常發育所需關鍵,若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可能導致孩子身材矮小。小兒內分泌科醫師會透過詳細的檢測,確認是否為生長激素不足導致的生長干擾。更重要的是,身高並非健康指標而是疾病指標,醫師也會確認生長干擾是否來自於疾病(例如:透納氏症、小胖威利症)。若確診為生長激素缺乏,可藉由每日睡前注射生長激素幫助孩子正常發育,但必須在生長板完全閉合前接受治療才有效。生長激素治療需要定期回診,醫師會視施打的成效、生長板的密合狀況來進行評估,但及早發現生長問題、及早治療更重要。

 

使用生長激素的治療是否會對身體造成影響?蔡立平表示,有些父母對於生長激素的治療會有些疑慮,但生長激素已經有30年左右的使用歷史,不需過於擔心安全性。雖然使用生長激素可能偶而會有頭痛、手腳腫脹、血糖上昇、甲狀腺功能變化等副作用,但發生率不高,只要主動和醫師說明,醫師會評估改變劑量或治療方式,來緩解這些副作用。

 

除此之外,蔡輔仁也建議,鼓勵孩子多運動、充足睡眠、均衡飲食避免肥胖;因為肥胖是性早熟的危險因子,也壓縮了生長的時間。也可以飲用富含蛋白質的牛奶,同時也要盡量少吃甜食,以防抑制生長激素分泌。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報導
秘訣曝光!他手滑刷「好市多一年會員」 網揭這樣逛最省
NOW晚報/館長稱「喜歡蔡英文」 怒嗆:從今天開始台獨

今日熱門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