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QF認證成絆腳石 保健食品外銷 大卡關

工商時報【杜蕙蓉╱台北報導】 保健食品南進大卡關!業者指出,由於台灣實施的是TQF認證,而非國際公認的GMP認證,導致產業外銷滯礙難行,眼見預估2020年達1,184億美元的保健食品商機就要飛了,業界目前正積極籌組「臺灣保健食品工業同業公會」自救,期望能殺出一條血路。 一直力促成立公會集廠家力量打進國際舞台的生展董事長陳威仁表示,由於目前產業類別中缺「保健食品」科目,在無法籌組「同業公會」凝聚力量與策略下,8/2將先成立台灣保健食品產業發展協會來暖身。 飽受非國際公認GMP認證之苦的保健食品廠,目前在馬來西亞的雙鶴公司,雖然把靈芝打得很響亮,但因在台灣生產的靈芝沒有辦法拿到GMP認證無法出口,另外包括利得等牛樟芝廠商也一樣出現困境,積極搶進東南亞的葡萄王也只能先銷售原料。 除了保健食品外,麗豐-KY成功在中國打克麗緹娜品牌,目前擁有3,600家店面,是亞洲最大的連鎖通路店面廠商,董事長陳碧華幾年前本來規劃回台投資建廠,生產美容保養品外銷海外,卻也因沒有比較權威的GMP等認證,在無法創造產品差異化下只能作罷。 陳威仁表示,美國和日本都在 2015分別成立保健食品項目辦公室(ODSP)、「機能性表示食品」制度,而推波產業快速成長。 陳威仁指出,過去台灣也有GMP制度,但前幾年發生的塑化劑等食安事件,政府把製造廠查核由GMP改為委託民間組織的 TQF認證,但全球都是公認GMP認證,台灣的TQF根本行不通,出口國的認證障礙、高關稅、原料素材源頭管理、國內食品衛生法規日趨嚴峻等問題,都明顯讓台灣保健食品海內外市場發展愈來愈困難。 有鑑於產業公會可以協調同業競合關係、增進共同利益,帶動產業發展,陳威仁認為成立「臺灣保健食品工業同業公會」,讓產業有「發言權」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