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權在民 英國民主政治的具體表現

(作者:央廣主筆群)
 
從脫歐公投到首相辭職與內閣改組,英國展現了老牌民主國家的民主風範。
 
從6月23日脫歐公投結果出爐,到7月11日英國執政的保守黨黨魁及下任首相選舉底定,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英國政治就經歷了猶如驚濤駭浪般的衝擊,但成熟的民主素養發揮了根深蒂固般的紮實力量,消弭化解了可能對英國民主的威脅。
 

英國的脫歐公投雖然是針對英國是否要留在歐盟這個區域的國際組織的一項投票,但由於執政的保守黨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支持留歐的立場,未獲得大多數選民的支持,因此決定一併辭去黨魁與首相的職務,讓保守黨必須進行新黨揆的選舉。經過兩輪投票後,內政大臣梅伊(Andreas May)獲得高支持率,其他參選人相繼選擇退出,梅伊提前贏得黨揆選舉,也成為繼柴契爾(Margaret Thatcher)夫人後,英國第二位女性首相。
 
首先,我們必須對英國這一個月所經歷的民主政治過程,給予高度的肯定。卡麥隆首相在2015年的英國國會選舉中,曾經承諾選民會在贏得選舉後,對英國是否留在歐盟之內這個議題進行公投。儘管他當初做此承諾時,是基於選舉考量,為的是讓一些考慮投票給英國獨立黨的選民願意支持保守黨,但他願意兌現承諾,還是值得嘉許。
 
英國是一個實行內閣制的老牌民主國家,也是政黨政府(party government)的最佳典型。所謂的政黨政府,就是各政黨在競選期間,推出政見或政綱,並以其為未來施政的依據,選民在投票時也以這些政見或政綱為支持該黨候選人的首要考量。一旦掌握國會的多數,獲得組閣權時,該政黨將會兌現政見。如果選民認可它的執政表現,就會在下一次的選舉中再度讓它獲勝,反之則將其唾棄。卡麥隆承諾要舉辦公投,並沒有因為自己留歐的立場,而在當選首相後食言,仍然願意推動這項民主程序,確實是政黨政府的體現。
 
其次,卡麥隆在多數選民支持脫歐後,毅然決然地辭去保守黨黨魁及首相的職務,則是責任政府(responsible government)的間接實踐。內閣制國家若是首相未獲得半數議會成員的支持,或是經歷不信任投票而被多數議員所反對時,就要辭去職務,以示負責。儘管這次脫歐的投票,並不見得獲得多數議員的支持,但人民的聲音非常明確,因此卡麥隆辭去黨魁及首相職務,確實可以解釋為另一種的負責任態度。
 
再者,卡麥隆辭職後,保守黨立刻進行黨魁的選舉,一共有五位候選人投入競爭,比較令人感到詫異的是脫歐大將、前倫敦市長強生(Boris Johnson),竟然選擇缺席。根據保守黨內規,超過三位候選人以上的選舉,第一輪將得票最低的排除,然後再進行下一輪的投票,直到最後僅剩兩人對決為止。梅伊在第一輪就獲得過半的支持,得票最少的第五位候選人出局,排名第四的也決定退出,兩位都選擇支持梅伊。她在第二輪的選舉中,更拿下六成的支持,排名第三的司法大臣戈夫(Michael Gove)遭淘汰,但第二名的能源大臣李德森(Andrea Leadsom)眼看大勢已去,並沒有再和梅伊進行兩位女性的對決,選擇退出競爭,也讓梅伊順利成為新的首相。
 
最後,在梅伊就任首相後,就表明不會再對脫歐/留歐議題,另外進行第二次的公民投票。她隨後任命脫歐大將、前倫敦市長強生為外相,另外也邀請前歐洲事務大臣、主張脫歐的保守黨議員戴維斯(David Davis) 擔任脫歐事務大臣(Secretary of State for Exiting the European Union),並希望在明年年初展開脫歐的談判。換句話說,從強生與戴維斯的任命即可確定,梅伊不再舉辦第二次公投的態度已非常清楚,就是她完全尊重選民的決定,雖然自己過去是採取留歐的立場,但當出任首相後,他不會威權式地貫徹自己的意志,而是希望完成選民的託付。
 
總之,英國的脫歐公民投票結果雖然令人震驚,後續的挑戰也相當艱鉅,然而其領導人改選及新內閣的成立過程卻是非常的平順,顯示老牌民主國家政治的常軌運作及主權在民的實踐,的確有值得我們學習之處。(本文於中央廣播電臺臺灣觀點節目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