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單厚之】說媽媽的話,不對嗎?

客委會主委李永得(圖片來源:中央社)
客委會主委李永得(圖片來源:中央社)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昨天審查客委會預算,客委會主委李永得一開始用客語報告,但說沒有兩句便遭到國民黨立委林德福制止。林德福表示,現場雖然有同步口易,但委員會中只有立委有口譯機,議事人員卻沒有,認為李永得應該改用國語報告,李永得便改回用國語報告。

林德福的行為,引發綠營的諸多不滿。民進黨原住民立委谷辣斯‧尤達卡說,客委會營造友善客語環境,主委用客語報告卻被制止,價值錯亂到讓人想要「爆炸」。時代力量立委徐永明則表示,李永得應該展現客家人「硬頸」精神,拒絕無理的要求。ㄒ

時力黨團助理陳為廷則不滿的表示,現場委員都備有翻譯機,就算是記者跟列席助理,也都有一份中文的報告文字,過去委員會也都接受這樣的形式。陳為廷嚴辭批評林德福,自以為回到戒嚴時代,大辣辣的「禁說母語」;他身為客家人,要表達最嚴正的抗議與不齒。

這個問題,引發網友的論戰,我們暫不細表,先來假設一個狀況:

這些年,台灣的新住民不斷增加,根據內政部的統計,今年9月,台灣的外籍配偶已經達到527,680人,約是台灣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強。而根據教育部的統計,105年台灣總共有1,173,882名國小學生,其中新住民之子有120,284人,比重超過十分之一。

如果我們真的是一個成熟、平等、無歧視的社會,理論上來講,在現在或是不久的將來,我們應該就會有新住民或新台灣之子的政務官才對。如果有一天,某一位政務官要用自己的母語或「講媽媽的話」,在質詢台上用越南話、廣東話、四川話施政報告,你會支持還是反對?

還是母語也有高低級、檔次之分,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可以登上國會殿堂,其他母語則難登大雅之堂?

歷來,立委、議員在國會、議會用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質詢,所在多有。但立委與官員的角色不同,分際也不相同。立委對自己的選民負責,質詢本身就是跟選民對話的一場大秀,除了讓選民更容易理解、更覺得親近、強化對自己的認同之外;用「母語」的背後,並不是彰顯自己的母語,而是彰顯「選民的母語」。透過把「選民的母語」帶進嚴肅、莊嚴的議事殿堂,讓整個族群覺得地位得到提升。

講得更白一點,立委的話,從頭到尾就不是講給全部人聽的,只講給會投給他的人聽。

現任國民黨不分區立委林麗蟬是柬埔寨外配,但她不會去用柬語質詢,因為柬埔寨是外配中的少數,用柬語質詢無益於增加國民黨的得票,只是彰顯自己而已,那叫做無聊!

官員的角色與立委不同,官員並沒有選票的壓力,也不能只和自己所屬的族群對話。客委會的職掌雖然是客家事務,但客委會的預算、資源、施政,卻和其他群族有競合關係。客委會多分到一分錢,原住民、新住民、身障,乃至於非弱勢族群,就少分到一分錢。客委會的預算如果用的沒有效率,受損害的也不僅僅是客家族群而已。

社會的刻板印象經常會認為,原住民和客家是相對弱勢族群,所以願意給予更多的寬容,並且經常淪入一種「少數即正義」的弔詭思維中。但如果客家文化的發揚、客家語言的保存,居然需要透過客委會主委在國會殿堂講客語才能達到,那豈不正代表客委會的失能?

李永得主委是個聰明人,在立法院少講兩句客家話不會死,多保住一些預算才真的。但有選票壓力的、可以大大方方在立法院用客語發言的立委邱議瑩,卻很少用客語質詢;到立院作客、該向全民溝通的主委李永得,卻想要用客語報告。這背後的差異,才耐人尋味。

___________
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