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麻木、刺痛,恐胸廓出口症候群作祟 5招伸展放鬆肌肉

【華人健康網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莫名手麻找不出原因?專家表示,手臂有麻木、刺痛感不一定是血液循環障礙引起;若夾帶皮膚、手掌出現冰涼感,可能是「胸廓出口症候群」,手臂神經、血管被壓迫惹禍!建議民眾除了積極就醫外,不妨可適度從事有助放鬆肌肉的伸展操,來放鬆緊繃的胸廓肌肉群,減少壓迫發生。

手臂麻木、刺痛,恐胸廓出口症候群作祟 5招伸展放鬆肌肉
手臂麻木、刺痛,恐胸廓出口症候群作祟 5招伸展放鬆肌肉

胸廓出口症候群上身?肌肉緊繃、骨骼錯位,壓迫血管神經惹禍

王聖翔中醫師表示,「胸廓出口症候群(Thoracic Outlet Syndrome,TOS)」,主要起因於肌肉緊繃、骨骼錯位,進而壓迫位於人體胸廓(頂部出口處附近)的血管或神經所引起,其中又以神經壓迫最為常見。且根據壓迫部位的不同,在臨床表徵上也會有些需差異:

◆壓迫神經(臂神經叢):

一旦人體臂神經叢受到壓迫,便容易產生前臂內側產生麻痺、麻木、刺痛感,以及手麻等不適反應。

◆壓迫血管(鎖骨下動/靜脈):

此類族群易有手臂皮膚溫度下降、觸感冰涼,出現非局部瀰漫性疼痛等症狀。

手臂有麻木、刺痛感不一定是血液循環障礙引起;若夾帶皮膚、手掌出現冰涼感,可能是「胸廓出口症候群」,手臂神經、血管被壓迫惹禍!
手臂有麻木、刺痛感不一定是血液循環障礙引起;若夾帶皮膚、手掌出現冰涼感,可能是「胸廓出口症候群」,手臂神經、血管被壓迫惹禍!

老師、運動員是高風險群 甩胸廓出口症候群先學會放鬆肌肉

除了因外力、外傷,造成骨骼錯位而壓迫神經、血管,這類難以預防的原因。一般來說,臨床上胸廓出口症候群仍常見於職業需長時間反覆抬手、將手臂高舉過肩的民眾身上。像是,需寫板書的老師、刷油漆的油漆工、清潔人員,以及棒壘球、網球、羽球,甚至游泳健將等。

由於上述族群必須反覆的使用(相關)肌肉(前斜角肌、中斜角肌、胸小肌),於是便容易因過度使用,導致肌肉持續處於緊繃的狀態;使神經、血管可通過的空間變窄,進而造成壓迫的發生。因此,王聖翔醫師提醒,想要預防胸廓出口症候群找上門,在劇烈運動、長時間勞動後,適度的伸展、放鬆肌肉,減緩肌肉緊繃非常重要。

預防胸廓出口症候群有方法 熱敷+5招伸展操效果好

至於,想有效改善胸廓出口症候群,引起的手麻、疼痛症狀,該怎麼做?王聖翔中醫師提到,適度的熱敷鎖骨、肩頸、胸廓一帶的肌肉組織就是不錯的選擇。不過,如果民眾發現自身患部出現紅腫、熱痛等急性發炎期反應,就不建議進行熱敷動作,而應儘速就醫才是,以免病情惡化。

除了熱敷外,王聖翔中醫師也建議,平時養成適度的伸展習慣,適度從事下列5招伸展操。放鬆斜角肌群、胸鎖乳突肌、胸小肌、胸大肌、菱形肌、提肩胛肌、斜方肌、闊背肌...等,有附著在鎖骨、肋骨、肩胛骨、胸椎部位的肌肉,也是減少肌肉緊繃、降低壓迫風險的好方法:

頸部側向拉筋操,能幫助伸展下列部位包括,提肩胛肌、斜方肌。
頸部側向拉筋操,能幫助伸展下列部位包括,提肩胛肌、斜方肌。

★頸部側向拉筋操

伸展部位:提肩胛肌、斜方肌。

做法:

1.抬頭看著左前方,雙手至於背後,慢慢把耳朵貼向左肩膀,停留10~15秒。

2.接著將頭慢慢抬起,轉回中間。

3.換邊,抬頭看著右前方,雙手至於背後,慢慢把耳朵貼向右肩膀,停留10~15秒。

注意事項:動作時保持肩膀放鬆、不要聳肩。

平臂式的肩膀拉筋操,有利伸展斜方肌、菱形肌、背闊肌、後三角肌等部位。
平臂式的肩膀拉筋操,有利伸展斜方肌、菱形肌、背闊肌、後三角肌等部位。

★平臂式的肩膀拉筋操

伸展部位:斜方肌、菱形肌、背闊肌、後三角肌。

做法:

1.身體站直,右手臂橫過胸前,並與地面保持平行,然後左手肘舉至胸前,壓住右手肘處,往左側肩膀拉近,停留10~15秒。

2.接著鬆手,換邊再次進行上述動作。

注意事項:手臂不要彎曲,與地面保持平行。

★折臂式的肩膀拉筋操

伸展部位:斜方肌、菱形肌、背闊肌、後三角肌。

做法:

1.身體站直,右手臂橫過胸前,手肘弓成90度,然後左手肘舉至胸前,壓住右手臂,把手肘往左側肩膀拉。

2.接著鬆手,換邊再次進行上述動作。

注意事項:上臂與地面保持平行。

抱臂式的肩膀拉筋操:身體站直,雙臂交叉環抱肩膀就像擁抱自己一樣,然後把雙肩往後挺。
抱臂式的肩膀拉筋操:身體站直,雙臂交叉環抱肩膀就像擁抱自己一樣,然後把雙肩往後挺。

★抱臂式的肩膀拉筋操

伸展部位:斜方肌、菱形肌、背闊肌、後三角肌。

做法:

身體站直,雙臂交叉環抱肩膀就像擁抱自己一樣,然後把雙肩往後挺。

注意事項:

1.不要猛然把肩膀往後挺。

2.要慢慢地把肩膀往後拉,做漸進式伸展。

★交叉雙臂的肩膀拉筋操

伸展部位:斜方肌、菱形肌、背闊肌。

做法:

1.屈膝站立,雙臂於身前交叉,接著雙手抓住膝蓋後面。

2.漸漸挺起上半身,直到背部和肩膀覺得緊繃為止。

注意事項:雙肩保持與地面平行,不要翻轉或一高一低。

【醫師小叮嚀】:

王聖翔中醫師也提醒,上述方式僅適用於預防胸廓出口症候群,或是症狀發生後的輔助調理,不能取代正規的治療方式。因此,倘若民眾發現,自身出現手麻、上肢麻木、疼痛症狀,且休息1~2天後仍未見改善,建議最好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釐清是否有胸廓出口症候群的問題,對症治療較有保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