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成台人酒精不耐症 全球居冠

衛福部與馬偕醫院合作進行5月9日「無酒日」宣導,強調酒精會增加癌症風險,更會導致憂鬱症惡化、自殺風險上升。(記者傅希堯攝)
衛福部與馬偕醫院合作進行5月9日「無酒日」宣導,強調酒精會增加癌症風險,更會導致憂鬱症惡化、自殺風險上升。(記者傅希堯攝)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為什麼有人千杯不醉,有人一喝酒就臉紅心跳?專家表示,這其實是酒下肚後代謝成一級致癌物乙醛,身體又缺乏解毒酵素的「酒精不耐症」,台灣盛行率達5成,為全球比例最高,這些人在幾杯黃湯下肚後,更將增加罹病機會。

5月9日為「無酒日」,衛福部與馬偕醫院合作進行宣導,衛福部心理健康司長陳亮妤表示,酒精會增加癌症風險,更會導致憂鬱症惡化、自殺風險上升。馬偕醫院院長張文瀚指出,酒精與乙醛都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致癌物質,民眾應儘量避免攝取。

馬偕醫院精神科醫師李朝雄指出,精神科經常接觸受酒精危害的民眾,臨查統計,酗酒者罹患憂鬱症是一般民眾的3.6倍,而自殺比例更達一般民眾的6-10倍,近年來,台灣酒品販賣更為便利、飲酒年齡層下降。陳哲宏提醒,台灣人平均1杯啤酒下肚後15分鐘就會出現臉紅、心跳加速等症狀,且酒精攝取量愈多者,嘔吐、頭暈頭痛、喝醉的機會也愈高。

台灣民眾有酒精不耐症的比例高達49%,馬偕醫學院學生協助民眾檢測了解個人體質。(記者傅希堯攝)
台灣民眾有酒精不耐症的比例高達49%,馬偕醫學院學生協助民眾檢測了解個人體質。(記者傅希堯攝)

無酒日運動發起人陳哲宏表示,肝臟中仰賴乙醛去氫酶(ALDH2)酵素代謝酒精產生的乙醛,相較於西方人,東南亞及台灣族群中的肝臟中較常缺乏ALDH2,導致酒精無法經由肝臟代謝,導致毛細血管充血,呈現出臉紅或皮膚泛紅現象,也就是所謂的「酒精不耐症」,台灣人酒精不耐症的比例高達49%,堪稱全球比例最高的地區。

張文瀚表示,酒精是各種癌症的催化劑,不論是小酌或酩酊大醉,都不可忽視酒精對人體健康的危害,衛福部去年底成立「台灣戒酒暨酒癮防治中心」,馬偕紀念醫院半年多來已累積服務約457人次,轉介就醫82人,且8成的患者酒精攝取量都明顯減少,馬偕醫院關注飲酒對社會及家庭各層面所造成的負擔,希望能擔任酒癮防治工作的領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