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嬤手術風險高 「麻醉深度監測」助化險為夷

醫師表示,麻醉深度監測不僅能減少術中麻醉藥物的暴露,加速康復和甦醒過程,有助於改善病人的預後。(圖:奇美醫提供)
醫師表示,麻醉深度監測不僅能減少術中麻醉藥物的暴露,加速康復和甦醒過程,有助於改善病人的預後。(圖:奇美醫提供)

一般人對於麻醉總是存在未知的恐懼,擔心睡著後醒不來怎麼辦?醫師表示,全身麻醉存在一定的風險,其中,最常見的風險之一是麻醉深度不當,增加手術的風險和不適感。因此,麻醉深度監測顯得格外重要,透過監測病人的麻醉深度,確保病人處於安全的麻醉狀態,避免麻醉過深或過淺所帶來的風險。

奇美醫院麻醉部主治醫師游嘉鴻舉例說明,78歲阿嬤有慢性病史,日前因下背痛、雙腿會麻而就醫,醫師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壓迫脊椎神經並安排住院手術,術前評估需全身麻醉,屬中高風險,令病人及家屬擔心不已。經採用「麻醉深度監測」,順利完成手術,後續恢復良好如期出院。

游嘉鴻指出,麻醉深度監測是一項現代麻醉科技的利器。它通過在病人的前額貼上非侵入性的電極貼片,即時收集腦波訊號和額前肌電圖信號進行處理分析,提供腦波變化數據並計算出「麻醉指數」。透過麻醉深度監測,臨床專業人員透過「麻醉指數」,依據病人身體需求狀況調整用藥,達成「精準麻醉」。

藉由麻醉深度監測幫助麻醉醫師更精準地控制麻醉藥物的劑量,在維持適當麻醉深度前提下,降低不必要的麻醉藥物暴露,從而減輕了病人的麻醉相關風險,在確保病人於手術中處於適當的麻醉深度範圍內,有助於加速病人的康復和甦醒過程,減少術後的不適感和併發症的風險,並縮短病人的住院時間。

游嘉鴻表示,與術中麻醉藥物暴露相關聯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術後譫妄的發生。奇美醫院研究發現,適當的麻醉深度監測可以進一步降低術後譫妄的發生率。通過監測麻醉深度,醫療團隊可確保病人在手術期間處於安全的麻醉深度範圍,從而降低麻醉相關風險,與降低術後譫妄發生率都有著至關重要作用。(陳婉玲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