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北市抽驗蔬果結果曝 多種「毒菜」竟19種農藥超標

臺北市衛生局公布3月生鮮蔬果殘留農藥抽驗結果。(圖/衛生局提供)
臺北市衛生局公布3月生鮮蔬果殘留農藥抽驗結果。(圖/衛生局提供)

為維護民眾食用生鮮蔬果之安全,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定期至各通路抽驗生鮮蔬果檢驗殘留農藥。衛生局在3月抽驗57件蔬果產品,結果發現有14件產品殘留農藥不符「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規定。

此次抽驗不符規定產品,包括「青蔥」2件,「迷迭香」、「山咖哩葉」、「義大利芹菜」、「豇豆」、「九層塔」、「大芥菜」、「香菜」、「韭菜花」、「白蘿蔔」、「花椰菜」、「草莓」各1件,除了「迷迭香」、「山咖哩葉」、「義大利芹菜」之外,其餘均為高風險產品,檢出1至19項殘留農藥超標。

根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殘留農藥含量超過安全容許量,可處分責任業者新臺幣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若無法交代來源,則可處分販售業者新臺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臺北市衛生局已命抽驗地點下架不得販售,並追查產品來源,屬外縣市者移請所轄衛生局處辦。

高風險農產品係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透過歷年後市場監測成果及農業部於三部會署提報之源頭抽驗成果,篩選(潛勢)高風險違規農產品品項,並納入隔年度例行性監測計畫監測名單,擴大抽驗件數,將不合格農產品移除產銷鏈,以達風險管控之目的。針對不符規定產品,臺北市衛生局已命抽驗地點下架不得販售,經追查產品來源屬外縣市者,已移請所轄衛生局處辦。

臺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也依據「進場果菜農藥殘留及添加物檢驗處理要點」,對違規農友祭出停止供應該品名代號10天的處分,第2次將停止供應1個月,第3次則廢止供應人供應該不合格果菜之品名代號資格,同時加強進場交易蔬果及不合格產品供應業者查驗。

臺北市衛生局指出,市面抽驗產品屬於終端管理,應落實源頭田間監測,加強輔導農民正確施用農藥,才能有效減少蔬果殘留農藥問題。販售業者則應要求賣方提供完整產品交易憑證並保留,將產品外箱來源資訊拍照存證,以利後續追查不合格產品來源,達到源頭管理的目的。

更多 TVBS 報導
幼教師帶「便祕兒」上班 遭誤會傳染發燒
B737起飛滑出跑道、B767降落機鼻著地 波音飛安意外再+2
最新詐騙!收銀行簡訊稱「暫停信用金融卡」 一填個資恐被盜刷
蘋果AI iPhone時代來臨? 專家預告WWDC「將有亮點」

看更多相關新聞
農藥殘留抽檢725件 12.1%不合格
恐罰12億 蘇丹紅進口商遭訴 200萬交保
詭!「古月粉」3度送驗檢出含蘇丹紅 原料、製程卻都查嘸
不捨換?魷魚羹碗「破損髒污」民眾:不注意食安
尷尬了!林業署推「吃蟲」遭衛生局當場稽查 矛盾原因曝光

💪🏻2024健康生活大調查~填問卷抽萬元健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