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如未能有效減碳,台灣夏天將長達7個月

面對極端氣候衝擊,除了減緩氣候變遷,如何調適也很重要。環境部與國科會昨(8)日發布《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是氣候法上路後,第一份由政府發布的國家科學報告。該報告指出在暖化情境之下,台灣可能面臨夏季變長、降水兩極化、糧食產量減少等風險。學者指出,國內氣候治理「重減緩、輕調適」,期盼各領域合作推動調適方案,讓台灣更有韌性。

如控制碳排不力 台灣夏天將長達7個月、極端暴雨成常態

去(2023)年《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法新增調適專章,明文要求以中央科技主管機關與科研機關共同提出科學研究報告,作為調適行動的基礎。環境部與國科會昨(8)日發布第一份報告《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 2024:現象、衝擊與調適》。

報告指出,如果無法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在最嚴重的情況下,台灣的夏天可能長達7個月,高溫超過36°C的天數增加75天。

高溫造成都市熱島效應,影響人體身心健康,如重鬱症的發病機率會增加;也使糧食作物如水稻、玉米與畜牧的產量大幅減少,漁獲量亦會因海水升溫縮減,衝擊糧食安全;天然森林面積會縮小,影響動植物棲地範圍。

報告發現,未來的乾濕季降水會更加「兩極化」──長時間不下雨,但極端暴雨又將成為「新常態」。報告也指,颱風侵台次數減少,但強颱頻率變高,淹水事件可能會增加。加上海平面上升、暴潮等影響,海岸地區將遭受衝擊,其中又以雲林、台南、基隆地區的溢淹面積增加最多。

如何為升溫做好準備? 學者盼重「調適」完善科研生態圈

報告主編之一的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指出,這次報告是有史以來最完整、面向最廣的氣候科研報告,期待這些科學資訊可以做為調適政策的基礎資料。

許晃雄提醒,國內氣候治理「重減緩、輕調適」,減緩有提出具體的淨零目標,希望調適也可以拿出同樣的態度,呼籲成立行政院層級的上位機制來推動。藉著這次國家主導科研報告的機會,應完善「科研生態圈」,結合科學研究單位與主管機關、各行政部會,互相提供資源,在科學基礎下檢視目前調適方案的困難,提升社會更多韌性,做好準備面對升溫後的未來。

另一名報告主編,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研究所教授李明旭則強調,看待氣候變遷不能只從「災害」角度,目前台灣在災害應變已有相當經驗,但除了減災、防災,如何為未來10年、20年做準備,才是調適的重點。目前各縣市正在制定調適執行方案,必須全面掌握風險與現況,就需要運用到這份報告的科學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