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國際博物館日 史博館邀全民品嘗城南那一味

記者劉昕翊/綜合報導

為迎接重新開館首個518國際博物館日,國立歷史博物館除推出當週末至博物館參觀,不分票種一律免費參觀,也規劃「城南那一味.在地共學」市集、「時間開拓者」等系列活動,邀請國人一同歡慶,在博物館場域看展逛市集。

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將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訂定為「博物館致力於教育和研究」(Museums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強調博物館發揮全方位教育體驗的關鍵角色;為響應節日,史博館特別邀請長年深耕臺北城南的南海藝工作室攜手策劃,以集結在地共學社群動能的市集活動,邀請全民於5月18日當天品嘗獨特的「城南那一味」。南海藝工作室陳姵潔表示,此次各路長期耕耘城南社區的夥伴齊聚史博館戶外庭院廣場,從牯嶺街至新店溪,古亭莊、崁頂到南機場,一起鳥瞰南門口。

在「城南那一味.在地共學」市集中,包含20個攤位、17場定點活動、9場快閃,還有隱藏關卡linebot實境解謎,例如,史博館古錢幣館藏、牯嶺街上郵幣社與教育電臺新住民主持群共同發想,有鈔跑商店、銀家錢錢大百科與東南亞紙鈔服飾體驗三連攤;愛羊協會長輩手刻版畫錄音說菜,到老市場演音樂劇,以戲劇活化社區;中正社大連結南機場忠義國小與書屋花甲飛行少年咖啡班,有老照片、新街拍與咖啡香。歡迎民眾帶著集章紙到各攤位體驗,一起集好集滿兌換神祕小禮,以五感開啟「臺北城南」與「博物館」大小話題。

此外,史博館也於5月18日、5月19日下午,在開幕後即倍受家庭觀眾喜愛的B1兒童創意共學空間舉辦3場「時間開拓者」創意共學活動,在聆聽繪本故事後,討論、理解每個人對時間不同的感知,最後一起以555IC電子元件,動手製作超有型的個人計時器。餘相關活動詳情民眾可至史博館官網查詢。

國立歷史博物館,規劃「城南那一味.在地共學」市集,邀請全民於5月18日當天品嘗獨特的「城南那一味」。(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