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峙維專欄】來聽歐洲歌唱大賽

以色列與哈瑪斯的停火談判陷僵局,這場衝突不知還要持續多久。即便是哈瑪斯先發動攻擊並擄走人質,但以色列的後續反擊與各項作為也引起爭議,全球各地皆有抗議與抵制行動。政治永遠不會歸政治,所有能扯上邊的事都會被捲進去,藝文、體育、娛樂從來都無法倖免。就因為這場衝突,以色列差點無法參與本週在瑞典舉行的「歐洲歌唱大賽」(Eurovision Song Contest)。

歐洲歌唱大賽由歐洲廣播聯盟(European Broadcasting Union)舉辦,從1956年起至今,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跨國性電視歌唱比賽。各國先由國內電視台舉行初賽,選出代表後再赴當屆主辦國,經過現場直播的準決賽、總決賽,由觀眾票和評審團選出冠軍。參加這個歌唱大賽是各國藝人朝國際流行樂壇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就像全球知名的瑞典國寶團體ABBA是1974年冠軍,而現在是加拿大籍的歌手席琳・迪翁則在1988年代表瑞士參賽獲首獎。

這個歌唱大賽雖然掛的是歐洲(Euro)之名,但參賽資格並不受限於地理上的歐洲,只要是位在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劃定的歐洲廣播區(European Broadcasting Area,部分中東、北非地區也在其中)範圍內的國家,國內有加入歐洲廣播聯盟的廣電機構,皆可選派歌手參賽。因此,以色列雖然不是地理上的歐洲國家,因為國內有電視台是該聯盟會員,自1973年起幾乎年年參與,還曾四度得到冠軍。

提到以色列,台灣民眾或許沒什麼機會接觸他們的流行歌曲,但有一首曾經很紅的華語歌曲卻是以色列空運來台的。1980年蕭孋珠曾灌唱過一首〈迎著風的女孩〉,開頭有一連串「阿巴尼比歐波咧杯,阿巴尼比歐波咧杯麻波薩巴」聽來不知所云的歌詞,其實是希伯萊語繞口令。這是1978年以色列歌手伊扎爾・柯恩(Izhar Cohen)演唱的希伯萊語歌曲〈A-ba-ni-bi〉,他以這首歌在歐洲歌唱大賽奪冠後,順勢推出英語版行銷全球,成功登上國際舞台。

歌曲輾轉來台,填上華語歌詞成為〈迎著風的女孩〉,開頭保留兩句希伯萊語歌詞(雖然錯了好幾個音節),當年還被大家搞笑唱成「我爸爸在賣玻璃杯,我爸爸賣玻璃杯也賣那掃把」。2008年庾澄慶改歌名為〈愛你的只有一個我〉,再次翻唱,也引起一陣轟動。對現在的台灣流行歌壇而言,這是一首老歌,無論蕭孋珠的華語原唱,或庾澄慶的二次演繹,都很久了。然而,這應該是極少數與台灣有連結,來自以色列,又發跡自歐洲歌唱大賽的歌曲。

今年以色列代表伊甸・戈蘭(Eden Golan)原本要演唱的歌曲〈十月雨〉(October Rain)遭認定帶有政治立場,歌名與歌詞暗指去年十月哈瑪斯對以色列發動攻擊並擄走人質,且傳達對以色列這個國家與其國防軍的支持,違背歌唱大賽不觸及政治的原則。經主辦單位要求,這首主要以英語寫作的歌改名為〈颶風〉(Hurricane),並修改歌詞,特別是影射火箭攻擊的October rain,以及主張以色列是正義一方的Those that write history stand with me。

今年初瑞典、芬蘭、冰島眾多藝人集結抗議,認為不應該讓犯了戰爭罪的以色列參賽。2021年白俄羅斯就因拘捕國內異議人士,2022年俄羅斯因入侵烏克蘭,先後被取消歐洲廣播聯盟會員資格,無法參賽,今年也應該比照辦理。然而,歐洲廣播聯盟認為選派代表參賽的是各國廣電機構,不是各國政府,且「俄烏戰爭」與「以哈衝突」性質不同,分辨「戰爭」與「衝突」是很困難的事,無特定政治立場的歐洲廣播聯盟不碰觸這種議題。

在此「雙標」之下,白俄羅斯與俄羅斯今年依舊無法參賽,而以色列歌手本週四已在場外聚集數千名抗議人士的準決賽中晉級,向總決賽挺進。每年有超過兩億觀眾收看的歐洲歌唱大賽在台灣鮮少受到關注,大家不妨造訪YouTube上的Eurovision Song Contest頻道,收看直播或錄影,聽聽英美日韓流行音樂之外,地球上其他國家的歌曲長什麼樣子。在分眾時代裡,除了手機裡平台推薦的音樂之外,主動探索歐陸的聲音吧!

專欄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