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劇團台語劇本集》說出台灣的故事

阮劇團台語劇本集新書分享會(阮劇團提供)
阮劇團台語劇本集新書分享會(阮劇團提供)


近期以金紙封面令人印象深刻的《阮劇團台語劇本集》套書獲得文化部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支持,新書分享會在4日舉行,邀請演員陳婉婷和李佶霖帶來讀劇演出。其中《熱天酣眠》是由莎士比亞《仲夏夜之夢》改編,將西方劇本中的精靈替換為台灣人最熟悉的神明:媽祖、土地公、虎爺,完美代入台灣在地文化元素,故事有笑有淚,五個段落的演出,讓現場觀眾激賞不已。

新書活動主持人阿Ken表示,台語是他的第一語言,沒想到有這樣一批優秀的演員,能生動演出如此優美的台語。

知名聲樂家朱育陞也曾經帶阿媽及家人看過阮劇團的戲,他用自己最擅長的音樂來對比,「普契尼的音樂跟阮劇團的戲劇有著共同之處,兩者都能讓人看到人的一生。」

阮劇團副藝術總監余品潔坦承,阮劇團一開始做台語劇,只是為了生存。身為嘉義在地的劇團,用台語演出才比較能吸引人買票。但是,從《熱天酣眠》開始將台灣的神明放入劇本裡,他們就慢慢認識神明、祭典、儀式,甚至是理解廟宇結構,就這樣更深入台灣廟宇神明,更接近常民生活。

余品潔笑稱,他們早期都是台文火星文!華語拼音混在一起用,鬧出許多笑話,也搞得人仰馬翻。於是,他們決定從頭學台語,一路走來現在已擁有台文師資、定期台文課,並鼓勵成員參加台語檢定,現在劇本台詞與舞台指示已經全部以台文書寫。

他們也說,這幾年台語環境有了較多的改變,但台文與劇本,都是較需知識背景支撐的讀物,《阮劇團台語劇本集》與阮劇團的作品一樣,還是需要透過各種嘗試與輔助,拉近與讀者的距離,將台灣的文化元素呈現給更廣泛的觀眾。為了這個目標,阮劇團越來越忙碌,接下來他們要前進文化奧運,下半年,阮劇團還要將作家陳思宏的暢銷書《鬼地方》搬上舞台。

另外,新書封面由廖小子精心設計,劇本集封面是幾可亂真的類金紙設計;書口文字由印刷廠師傅逐本手工刷色,別冊封面則模仿九零年代八卦雜誌。套書特別繫上紅色書腰,既富親切生活感,強烈色彩也充滿戲劇張力,製作堪稱精品等級。

阮劇團副藝術總監吳明倫表示,設計師廖小子很清楚阮劇團作品中關心的主題,就是小人物與常民生活,金紙、八卦雜誌的構想即是由此而來。

余品潔說,「台語不是用來搶救的!對我們來說,台語是我們真正愛、想要讀、想要聽、想要講的」。她認為走入台語的世界,才會感受到台灣是這樣一個混血的社會,裡面有我們的血脈,台語、客語都很重要。台灣有許多不同文化的母親,在這個島嶼上撫慰著我們。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像金紙的書看過嗎?阮劇團「台語劇本集」超有戲
阮劇團啟動儲備行動員計畫 汪兆謙:一場新的社會實踐嘗試
用一個戲劇節談「青春」!16歲「草草」酸甜苦辣滋味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