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傳總經理井琪 遠傳未來三年 都是成長年

圖為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圖/王德為
圖為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圖/王德為

遠傳合併亞太電信2023年12月15日正式生效,新遠傳不僅要在合併後第一年的2024年營收衝破千億元達到1,049.2億元的歷史新高,總經理井琪接受本報專訪時,亦透露最新出爐的三年營運計畫,「接下來的三年都是成長年,而且營收、獲利都要成長」。

各界關注的5G用戶目標,NCC於1月31日首度統計兩宗合併案生效後的三家電信公司行動用戶規模,截至2023年年底,遠傳行動用戶907.5萬,其中5G用戶258.5萬、2024年年底將以衝刺300萬為目標。以下是專訪井琪摘要。

問:合併亞太電信之後,遠傳的新方針及階段性目標是什麼?

答:合併後就是「規模經濟」了,除了行動用戶規模擴大,亞太電在固網及企業客戶市場一直經營得不錯,加上遠傳原本的基礎,就能形成「規模經濟」,所以我會以「電信本業再出發」,定調遠傳未來在電信這塊領域會做得更好。

電信再出發 做出規模經濟

問:遠傳2023年營收已達936.9億元,新遠傳已有900多萬行動用戶,突破千億元營收有時間表嗎?

答:2024年遠傳將衝刺千億元營收,達到1,049.2億元的歷史新高。目前距離千萬用戶還是有些距離,我看得比較實際一點,不用過度強調一個數字,而是慢慢的規模成長,我沒有給同仁拚千萬用戶的時程,也不要他們追求數字,但要把網路價值做出來,帶進優質客戶。

問:獲利是否一樣會成長?

答:獲利當然要成長,雖然亞太電併入遠傳時仍在虧損,但合併網路及業務將帶來綜效,營收一定成長,但同時也會增加頻率使用費等成本,但基站整併後下半年就會看到成本節控,2024年包括EBITDA及淨利,目標都要正成長。

要用一年達成合併綜效

問:未來三年獲利也都是成長曲線嗎?

答:一定要的,目前行動營收占比80%,而行動的獲利率一向比較好,遠傳接下來用一年時間做出合併綜效,2025年的獲利就會更明顯。

問:合併後的各項業務營收展望為何?

答:遠傳2024年電信本業、新經濟業務都要擴大成長規模與利潤,5G滲透率要提高、電信服務營收要成長,力拚行動業務三分天下。新經濟業務已締造第二條成長曲線,穩占整體營收2成,獲利亦穩健增長。未來遠傳將拓展綠色資通訊業務,加強發展自主開發解決方案與內容製作等各項業務成長,預期這些服務都會有不錯的投報率。

而來自企業客戶營收約占整體營收超過2成,營收和利潤表現也都十分穩健。

問:電信領域的成長動能來自哪裡?

答:ESG及數位經濟是遠傳新經濟業務最重要的兩個主軸,將來交叉銷售後,規模放大,就能讓新遠傳有更大空間發揮。

三分天下 把價值做出來

問:三雄競爭新局到來,遠傳認為是三分天下,中華電堅持「一大二中」,您有什麼新的看法?

答:我說的三分天下,並沒有要超越誰的意思,主管機關擔心三家會不會不競爭,但其實在我看來,三家根本就會更競爭,遠傳就是要把價值做出來,讓客戶感覺不一樣,台灣電信資費太低,若只在資費較勁,那就沒辦法經營了。

問:請問您所指的價值競爭是什麼?

答:所謂「價值」,是指網路品質、網路體驗、以及服務,不管是實體、線上,大家較量的就是接觸點(touch point),例如,遠傳自2018年開始,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AI)等核心技術,協助警方揪出詐騙犯,其它像遠傳在工商時報主辦的「臺灣服務業大評鑑」連續12年拿下電信通路金牌獎,這就是我所謂的遠傳的價值。

問:海外投資布局?

答:子公司博弘已在東南亞推展業務有成,遠傳新經濟解決方案例如智慧城市、遠距診療,也會評估有無輸出機會,但遠傳不會在海外設立據點拓展業務。

問:有蓋IDC中心的規畫嗎?

答:不會再新建或擴增機櫃。

承諾2048年完成淨零碳排

問:接下來還有投資及併購計畫嗎?

答:合併亞太電信之後,目前沒有要找M&A目標,遠傳一向以策略性投資而非財務投資,例如加速器計畫主要為發展新經濟,遠傳若對新創公司有興趣、也是在對新經濟有綜效為前提下進行,不會單純財務投資。

問:ESG淨零目標最新規畫

答:遠傳承諾2048年淨零,2030年時,遠傳所有辦公室及機房都要使用綠電,相關路徑圖都要事先規畫,目前仍以購買綠電、自建能源電廠為主軸,也有採購風電計畫,但沒有購買碳權的規畫。

問:綠電採購、及新建太陽能廠的最新計畫為何?

答:自建太陽能電廠、外購綠電雙軌前進,2023年已透過台電電網轉供到資料中心與電信機房。外購綠電方面,海面型電廠綠電已於2023年12月開始供電,有效提升遠傳綠電涵蓋率。此外,太陽能電廠布建則以發電量高的中南部為主,已有多座電廠正在建置中,預計今年第三季前陸續完工,屆時將透過台電電網轉供到北部機房。遠傳也會持續擴大自建太陽能電廠布局規模,讓自有綠電更穩定充沛。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工商社論》論海外就業劇減二十多萬人的迷思
台光電建新廠 擬發可轉債籌資35億
竹科銅鑼園區環差案 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