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中投資比例創新低 台商怎麼看?

(德國之聲中文網)據台灣官方數據,台商2023年對中國的投資金額和比例,再度創下新低。對此,有台商表示,如今台商的投資首選已經從中國轉向東南亞地區。不過有學者認為,儘管台商在製造業方面的投資下滑,對中國服務業的投資仍在持續增加。

台商對中投資創新低

台灣陸委會週日(2月18日)公布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台商赴中國的投資金額,創下歷史新低紀錄。近年來,台商布局全球、分散風險的成效顯著,中國大陸(不含港澳)的投資金額及佔比皆呈現「節節下降」的趨勢。台商對中國投資佔台商海外投資總額的比率,已從2010年的83.8%,降至2023年11.4%。

陸委會解讀,近年來由於全球地緣政治動盪情勢,中美貿易戰、科技戰加劇,「台商已順應國際供應鏈重組,調整全球布局,降低對中國的投資,並提升對美國、歐洲、日本以及新南向國家投資比重,以分散生產風險」。

此外,陸委會20日公布兩岸貿易統計數據。隨著台商對中國的投資陡降,兩岸貿易佔台灣對外貿易的比重,從2020年34.3%降至2023年的28.6%;陸委會認為,台灣已有效降低對中國的貿易依存。

延伸閱讀:中國再推「惠台」政策 陸委會:不切實際

台商:中國不再是投資首選

對此,中國全國性台商組織「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全國台企聯)常務理事徐正文告訴DW,近年台商對中國投資呈現逐年遞減,一方面是因為想去中國的企業「都已經去了」,另一方面,因為勞力密集型的企業,已經不再以中國作為首選對象,而是更偏向東南亞。

此外,徐正文也認為,至今尚未終止的中美貿易戰,仍持續影響到台商的海外佈局,「因為美國市場也很大」,除了原先就以中國內銷市場為目標的台商外,很多企業也就不再去中國投資。

此外,整個經濟大環境的疲軟,也影響到了投資。徐正文解讀,過去台灣對中國投資最高額的年度,基本上也是台灣對外投資總額比較高、台灣經濟比較好的時期;他認為,若台灣經濟不好,台商也較難以對外投資。

針對徐正文的說法,上海台商陳先生告訴DW,過去許多台商在中國賺得最多的部分,其實是來自房地產的收入,而非從事實業。加上有些台商過去會依靠提出好的商業概念,來向中國各地申請補助;如今中國地方政府補貼減少,讓這種做法在商業上越來越難以營利,因此對台商而言,「當然是先跑為敬」。

陳先生說,如果考慮加班的工資等因素之後,其實對台商而言,在中國投資的人力成本並不低,人均生產效率也沒有外界想像中的高。很多台商企業在中國,更是依靠「內卷」來殺價搶訂單。在這種情況下,當中國經濟不好、企業需要轉型時,這些台商才發現,自己手上根本就沒有資金,只能黯然退出中國市場。

專家:服務業略有增加

華東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副教授陳弘信向DW指出,過去台商大部分做的是歐美企業的供應鏈製造。然而,當歐美企業要求供應鏈必須要撤出中國,特別是在電子業的部分,「就必須要跟中國脫鉤」,因此開始把一些製造業往東南亞移動。

延伸閱讀:對華脫鉤效應浮現?外商直接投資首次負增長

除了電子業以外,陳弘信分析,石化原料、水泥、鋼鐵等產業的台商越來越難以與中國本土的大規模企業競爭;但這些產業的投資金額多半很高,所以一旦這部分投資相較於過去減少,「那(整體)數字看起來就不太好看」。

不過陳弘信認為,雖然製造業總體投資金額較大,台商對中國的服務業投資還是有增加,只是金額跟製造業遠遠不能比;其他外資對中國的服務業也有增加。陳弘信舉例,美國知名連鎖賣場「好市多」(COSTCO,又稱「開市客」),短期內在中國開了4、5家門市,可見不同產業的情況有所不同。

兩岸官方各說各話

針對台商對中國的投資意願是否降低,兩岸官方對此事的看法再度呈現「各說各話」的局面。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今年1月1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指出,在中國的台商「生產經營整體穩定,兩岸貿易維持高位運作」。

他還強調,兩岸產業合作正在不斷深化,中國的供應鏈穩定,而台商的投資結構更加優化,台商正在加快、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在中國持續發展的信心「更加堅定」。

統計數據部分,兩岸官方的數字也相當不同。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23年兩岸貿易額為2678.36億美元,維持在高點運行,中國仍穩居台灣最大貿易順差來源。

不過,台灣陸委會主委邱太三今年2月16日在台北舉行的「2024大陸台商春節聯誼活動」上,則表達了與中國國台辦不同的看法。邱太三表示,最近2年中國內部面臨消費低迷、投資不振、房市蕭條、出口動能衰退等困境,外部受美中貿易戰、科技戰等地緣政治影響,造成經濟持續下行,金融風險持續攀升,國際機構普遍不看好,台商在中國的經營受到了不利影響。

他還指出,中國持續擴大國安法執行,使用模糊定義提高裁量權,威脅台灣民眾在中國的人身安全,「建議台商朋友隨時留意情勢發展,提前因應」。

延伸閱讀:經濟放緩,一些中國年輕人更看重自由時間

外資持續退出中國

在中國經濟疲軟的大背景下,中國官方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除了台商之外,外資整體對中國的直接投資也在減少。

根據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週日(18日)公布的國際收支數據,2023年外商直接對華投資(FDI)的金額,大減至僅330億美元,年減率約80%,創下近30年以來的最低紀錄。同時,雖然中國2023年第四季的外商直接投資,比2023年第三季增加了175億美元,但與2022年同期相比,仍明顯減少了三分之一。

彭博社報導指出,此一數據突顯了中國需要尋求更多的海外資金,來幫助其因應經濟上的挑戰。但大量外資流出的情形也顯示出外商對中國普遍缺乏信心。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 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杜宗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