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如何破除2026鐘擺魔咒?

[FTNN新聞網]文/楊晶晶(資深媒體人、政論節目主持人、台大國發所博士)

2024選出的新總統還沒就任,2026年縣市長選舉就提前開打,民進黨北高兩都,已有人搶先表態。並非因為情勢順風,這場地方選舉對綠營來說,反倒是場超級大硬仗,更是新任總統賴清德能否站穩執政、順利連任,最重要的一關。

賴清德該如何破除2026鐘擺魔咒。(圖/賴清德 臉書)
賴清德該如何破除2026鐘擺魔咒。(圖/賴清德 臉書)

賴清德最害怕的,恐怕是「鐘擺效應」,而且是周期越來越短的鐘擺。

從蔡英文2016年以史上最大差距大勝國民黨當選總統後,兩年後2018年的九合一地方選舉,立即面臨慘敗,民進黨在22個縣市中,從13席輸到只剩6席,國民黨則逆勢增加至15席,囊括三分之二縣市。同樣的輪迴,兩年後再度重演。2020年總統大選,蔡賴配創下史上新高票817萬,但2022年的地方選舉卻吞下三十六年來最大慘敗,席次掉至5席,版圖退守到僅剩嘉義縣以南。中央爬得越高,地方跌得越深。

民進黨中央執政連續之後,早期1997年開始,平均八年為一輪的長期鐘擺,急速縮短為兩年為一輪的快速周期。2024年大選,在得票未過半、朝小野大的態勢下,鐘擺驚險盪回綠營。政治上的鐘擺效應並非必然,比較像大數據的事後統計,但光看幾年如此上沖下洗的折線圖,賴清德怎能不提前布局2026年這場逆風機率極高的期中考。

鐘擺效應一說源自心理學,原指人的情緒有正負面兩極,情緒大起,就有大落,若鐘擺在正負間的擺動幅度越小,情緒波動就相對穩定。同理,選民在通常傾向於政黨政治之間有權力的制衡,不希望一黨獨大的心態,反映在投票行為上。以台灣近年狀況而論,扣除藍綠鐵票,中間選民便成了造成鐘擺的關鍵因素,而媒體和網路科技進步使得資訊流通加速,是造成鐘擺週期縮短的主要原因之一。若要打破不利己的鐘擺魔咒,甚或讓鐘擺就此停止,就得回到選民心理來換位思考。

賴總統、賴主席可先從第一步是內閣官員人事開始超前部署。選前,賴清德喊出的「民主大聯盟」方向絕對正確,但適用性原則與對象,未經精確評估利弊,才導致第一時間遭黨內反彈,黨外對手還諷為「退選大聯盟」。所謂適用性,就功能性與目的性來看,內閣人事的選擇,要比民意代表的提名更適合套用民主大聯盟的操作。

民意代表諸如立委、議員,對選民來說,吃的是在地經營;對政黨來說,替黨建立組織,同時具有長期的插旗意義,以及象徵垂直的落地深耕。民主大聯盟的旗號,對黨內有心經營人士來說,可能僅止於「空降」的代名詞,扼殺了長年的努力。因此不難理解,為何當初民進黨在欲尋求提名黨外合作對象時,多數在地政黨人士抱反對意見,認為只為了一次選舉、一席四年任期的民代,而犧牲黨的價值,太過短視。若敗選,黨外合作對象也不可能替政黨留下來長久經營地方,此舉形同兩敗俱傷。前車之鑑便是國民黨,當初就是如此,而一點一滴失去南部選票。

然而,內閣官員的挑選,則可從反向邏輯思考。

新一屆國會中,大在野黨的立委組成,論戰力、實力、聲量、野心,遠比先前兩屆立委都強,執政黨的內閣官員若是傳統綠營政治角色,則無法跳脫綠營同溫層思維,拚搏政治大於政策,質詢台勢必變成擂台,在野黨若輪番攻勢,政治型政務官易被激怒,屆時官員政策說不清、吵架也吵不贏,等同替在野黨搭建了免費舞台,不得分、反失分。倘若賴政府首任內閣官員能夠跨跳脫藍綠框架,減少政治性,在專業框架下專注與在野黨進行政策溝通,減少民眾厭惡的口水虛耗,某種程度也符合競選時藍白的大聯合政府概念,跨出共識的第一步。

若賴清德能在2026年成功打破十年來的中央起、地方落的鐘擺慣性,往後執政,頭過身就過。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大選告訴我們哪些事?(2)民進黨真的很會選舉
總統、立委雙少數的格局 新總統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誰踩了黨政軍條款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