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選讀》賓士未來變大陸車?曾喊永不離開 真相曝光

日前,梅賽德斯-賓士集團(Mercedes-Benz)公開反對針對大陸實施貿易限制,並強調大陸是賓士集團重要的市場。此事突顯大陸與賓士的密切關係,雖然曾引發質疑,但從數據面來看,大陸是賓士最大的單一市場,每年貢獻36.67%的銷量,確實需要打好關係。

大陸汽車市場競爭尤其激烈,許多新能源車廠或本土車廠都將賓士視為對標的對手,甚至喊話要挑戰賓士,在如此龐大的壓力之下,賓士去年銷售量還能維持成長,除了本身的「奢侈品」形象做出市場區別之外,賓士與大陸之間的友好關係也催化銷售成長。

■大陸為賓士單一最大市場

翻開賓士公開的前十大股東名單,北京汽車集團持股9.98%位居第一大股東,吉利汽車總裁吉利李書福以9.69%緊追在後,合計中資持有賓士近2成的股權,甚至是前兩大股東。

此事雖幫助賓士在大陸市場順利發展,但在歐洲卻面臨質疑,早在2022年,賓士總部所在地Baden-Wuerttemberg邦總理Winfried Kretschmann就曾直白表示,我們不會允許賓士落入中國手中,不會再犯一次同樣的錯誤。即2016年德國機器人大廠Kuka遭大陸廠商收購。

或許這段話也是對所有德國人喊話,因為賓士股權結構中有超過7成是散戶持有。面對外界質疑,賓士集團執行長康松林(Ola Källenius)老神在在,強調賓士與投資人保持非常良好的關係。

就算歐盟多次呼籲賓士降低單一市場佔比過大的狀況,但賓士的立場並沒有改變,康松林甚至曾經提到,就算大陸武力犯台,賓士要跟大陸脫鉤是非常困難的,而且很不實際,狀況與俄羅斯完全不同。

■賓士轉型仍有挑戰

即使包含賓士、BMW及奧迪在內的BBA品牌仍是大陸市場的佼佼者,但背後仍有隱憂,賓士該如何穩健轉型,從領先的燃油車領域跨足新能源,尤其大陸新能源車產業在政府補助下早已風生水起。

針對此議題,北京賓士表示,當下和未來一段時間內,依然是多種驅動方式並行,試圖滿足大陸客戶的實際需求,以燃油、純電、混合動力等方式滿足市場,擁有足夠產品實力因應市場變化。

賓士與許多傳統車廠電動化轉型遇到的問題相似,銷售不振、生產不順及歐盟針對碳排放祭出高額罰款等都是主要原因,但賓士也加強電池自主化生產的投資,希望能掌握關鍵技術,降低受供應鏈影響的程度,還期待追求技術領先。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存摺刷起來! 就是明天 4萬元將入帳 勞保局10多項補助金額日期一次看
退休月領18,600「還是一次領180萬」一文關鍵重點全解析
降息遲到!美股最壞情況已過?大摩預告通膨要降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