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港刈香宗教盛事 臺灣第一香

台南金獅陣是由宋江陣蛻變而來,「獅頭」在金獅陣裡的地位頗高,是表演的主角,也是此陣的祀神。圖/杜淑諭
台南金獅陣是由宋江陣蛻變而來,「獅頭」在金獅陣裡的地位頗高,是表演的主角,也是此陣的祀神。圖/杜淑諭

台灣西南沿海將神明「遶境」活動稱為「香科」,主要是祈求地方平安。今年適逢三年一科的「台南香科年」,台南各地皆有廟會活動,其中被譽為臺灣第一香「西港刈香」,是南瀛五大香之中最早舉辦的廟宇,從清乾隆年間發展至今已有240多年的歷史。

每年4-6月廟會,是全台灣所有重要廟宇活動最集中的季節,除了學甲慈濟宮-學甲上白礁(學甲香)、鹿耳門聖母廟-甲辰科禳災祈安香醮(土城香)、麻豆代天府甲辰年遶境活動(麻豆香)外,還有被譽為臺灣第一香的西港玉敕慶安宮-甲辰年香科大醮典活動(西港香)。

西港慶安宮創建於清康熙51年,是座擁有300餘年歷史的老廟。主祀天上聖母、代天巡狩十二瘟王等神祗。傳說西港慶安宮為地理風水上的「鯉魚穴」,建築採用金箔裝飾而成,因此又稱金大廟。

西港香是由西港玉敕慶安宮主辦的「香醮合一」宗教活動,又稱「西港仔刈香」、「西港仔香」。從西元1784年開始每三年一次,遶境範圍涵蓋西港、七股、佳里、安定及台南市安南區等96個庄頭,源遠流長,香陣龐大,轄域遼闊,因而有「台灣第一香」之美譽,民國97年登錄為臺南市定民俗活動。

金獅陣是由宋江陣蛻變而來,它與宋江陣最大的不同是,宋江陣以「頭旗」、「雙斧」領軍,而金獅陣則以「獅頭」帶陣,所以「獅頭」在金獅陣裡的地位頗高,是表演的主角,也是此陣的祀神。金獅頭以紙糊製作,造型特殊,彩繪鮮豔,依據傳統,每陣專用1隻,且每3年更換,舊獅頭則予以火化。廣慈宮的獅頭以紅底搭配金箔,獅身披著黑色麻網衫,背脊部分打了24個結,像是人體的脊椎,有賦予生命的意義。

此外,西港香更擁有全臺唯一「世襲制」的蜈蚣陣,不同於其他廟方公開徵求,西港蜈蚣神童的角色與位置,都是由各家族傳承下來。另外,西港香還有水牛陣、白鶴陣等傳統文武陣,是觀光客及信眾矚目與追香的焦點。

西港玉敕慶安宮還有家將臉譜彩繪體驗,讓遊客認識台灣陣頭藝術,體驗將家將臉譜畫在面具上,或請專業面師在臉上(半臉)勾勒家將臉譜。

西港慶安宮「西港刈香」為國家級重要的無形資產,每隔3年一次的活動更是難得,對於宗教盛典、陣頭文化有相當興趣的朋友,5月份還有麻豆代天府甲辰年遶境(麻豆香)、甲辰年香科大醮典(西港香)等活動,不妨親自跑一趟台南,認識國寶級「臺灣第一大香」的魅力。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台積赴日設廠拍板 化工股沾光
看好經濟復甦不受疫情影響 澳洲央行最快明年2月 QE退場
外資期現貨 由空翻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