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抗體 增加嚴重感染風險

台大醫院研究團隊發現免疫功能較弱的人,可能是因產生了「白細胞介素-23」蛋白質之自體抗體,讓身體失去對細菌等病原體的防禦能力。(台大醫院/提供)
台大醫院研究團隊發現免疫功能較弱的人,可能是因產生了「白細胞介素-23」蛋白質之自體抗體,讓身體失去對細菌等病原體的防禦能力。(台大醫院/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台大醫院研究團隊27日指出,有些人的免疫功能比較弱,可能是因一種特殊的自體抗體,抑制身體對抗病菌的天然防禦機制,增加被嚴重感染的風險。這項發現有助於了解後天免疫系統缺陷的複雜原因,研究成果已發表在3月份《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台大醫院派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進修的醫師鄭琬豑,於進修期間研究發現一個新因子,可解釋為何有些人的免疫功能比較弱,返台後和台大醫院研究團隊持續與美國合作完成這項研究。鄭琬豑指出,「白細胞介素-23」能協助免疫細胞對抗細菌、真菌和分枝桿菌等入侵病原體,但研究發現部分病患體內會出現針對「白細胞介素-23」這種蛋白質的自體抗體,讓身體失去對這些病原體的防禦能力。

台大副校長張上淳表示,感染科醫師在臨床上難免遇到重複感染,甚至困難控制感染的患者,不少是其他科別轉介,讓感染醫師感到困擾又束手無策,新發現幫忙解釋可能原因。

台大醫院指出,生活中滿布各式各樣伺機性病原菌,而這些細菌、黴菌,對於免疫功能正常的健康宿主是不致病的。鄭琬豑表示,但如果宿主出現免疫缺陷時,他們就能夠入侵宿主、引起致命的感染,包含腦膜腦炎或敗血症。

鄭琬豑表示,以往遇到這樣明明用對了抗生素,病人卻沒有好起來的患者,經常找不到具體的原因;直到找到「白細胞介素-23」這種蛋白質的自體抗體,才讓我們又多了解的一些。研究也發現,在一組罹患胸腺腫瘤和其他罕見感染的病患中,有1/4的病人體內存在這種自體抗體,這些病患常常感染真菌、分枝桿菌或其他罕見病菌,出現廣泛性感染、神經系統感染等嚴重症狀。

台大醫院表示,這個最新研究在成人免疫缺陷的疾病中,又找到了一塊重要的拼圖,使得外界對這個疾病的理解更加完整,不僅深化對免疫系統理解,也為開發新的治療方法提供可能方向。研究人員將進一步探討如何遏制這類自體抗體產生,守護民眾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