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觀察〉拜登政府開放邊界的蠑螈(Gerrymandering)效應

文/ 巫本添(04.18紐約市)
根據VICTOR DAVIS HANSON(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HOOVER INSTITUTION SENIOR FELLOW)的說法,基本上這一千萬的非法移民,被安置的地區來分析,目的是在國會選區的重劃,因為國會選區代表是根據人口的分佈來劃分的。
HANSON 是公開在電視上做此分析。而且是直接了當。這是非常符合邏輯的解釋,否則為何要把這些人分送到這些地方? 確保執政黨永續經營?
剛好,今天又傳出芝加哥市長Brandon Johnson 所提出的好幾百億的經費,來援助這些非法移民在芝加哥定居。沒想到即刻遭到當地居民的嚴重抗議。並且居民提案要求住民有權,來撤消Recall 市長的預算轉移。
前些日子,紐約市長有相同提案,馬上遭到各界工會的反對, 市長轉而求白宮幫助,去白宮途中,反而遭到聯邦調查局幹員,直接進入巿長的車內,拿走手機。但是後來的發展,更戲劇化,紐約市當局又說預算錯了,不必改變預算,因為有更多錢可以用來補貼這些非法移民。難以置信吧?
芝加哥市長會不會學紐約市長,也來這一招? 白宮在這件事上,到底扮演甚麼角色?
1812年美國麻州州長艾布瑞基·傑利(Elbridge Thomas Gerry)將某一選區劃分成不尋常的蠑螈(salamander)狀,以利自己所屬政黨得勝。被重劃的選區中,有一選區形狀特別怪異,有如蠑螈(像蜥蜴的兩棲動物),政敵乃將傑利(Gerry)姓氏與蠑螈的字尾(mander)組合成「gerrymandering」(傑利蠑螈),影射為照顧黨派利益,不公平畫分選區的方式。
調度大量移民會不會是另一種形態的蠑螈效應?台灣不是也有政黨提案要縮短陸配歸化的年限,這難道不是為了選舉的永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