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戰略競爭大過合作 學者:台灣議題對其互動有破壞力

淡江戰略所所長李大中今表示,美中關係競爭明顯大過合作,合作面向已大幅萎縮,而就美方實際作為來觀察,其一中政策的內涵不斷被置換與掏空。(李奇叡攝)
淡江戰略所所長李大中今表示,美中關係競爭明顯大過合作,合作面向已大幅萎縮,而就美方實際作為來觀察,其一中政策的內涵不斷被置換與掏空。(李奇叡攝)

兩岸關係受美中戰略競爭牽動,淡江戰略所所長李大中今表示,美中關係競爭明顯大過合作,合作面向已大幅萎縮,而就美方實際作為來觀察,其一中政策的內涵不斷被置換與掏空。他認為,若前美國總統川普在年底美國大選中獲勝,重新入主白宮,變數與不確定性高,加上不願承諾協防台灣,也讓我方較為擔憂。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今舉辦「一觸即發vs.步步為營:520前的美中台三邊關係」座談會,主持人為淡江戰略所所長李大中,與談人則有政治大學外交系主任吳崇涵、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左正東、致理科技大學國際貿易系副教授張弘遠以及淡江戰略所助理教授林穎佑。

李大中表示,對台灣而言,最重要外部環境依舊是快速變動的美中關係。美中已進入長期的戰略競爭階段,此結構性因素難以逆轉,鑒於美國對台灣的高度牽引作用,再加上台灣內部複雜政治因素使然,美中互動也高度牽動兩岸關係的走向。

李大中說,當前美中較勁,呈現全領域、全地域面貌,無論外交、軍事、安全、科技、經貿、軟實力,到區域影響力與全球領導地位,均為無聲戰場,從歐洲、中東、中亞、印太至拉美等地區,甚至是以往被忽視的南太平洋,都可見到兩大強權角力身影。隨著中國國力快速崛起,川普任內,美國將中俄兩國貼上「修正主義強權」與「戰略競爭對手」的標籤,並自2018年春起開啟對中貿易戰,美中關係急轉直下,甚至出現是否陷入「新冷戰」的辯論。

李大中指出,拜登政府上任迄今,儘管不再以修正主義強權形容北京與莫斯科,但中俄兩國仍被美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自2022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以來,拜登政府判定俄羅斯的威脅具有急迫性,強調美國必須制約俄羅斯的影響力,中國大陸與俄羅斯雖仍並列為美國的戰略競爭對手,但兩者程度仍有差異,「拜登政府認為中國大陸對美國所構成的挑戰,明顯遠超俄羅斯」。

李大中說,華府判定中國為當今世界唯一具有意願與實力改變既有國際秩序的國家,意圖挑戰美國的繁榮、安全、區域影響力與全球領導地位,故主張美國必須有效應對中國所構成的戰略挑戰,並誓言於此長期戰略競爭中勝出。

李大中認為,目前美中關係競爭明顯大過合作,合作面向大幅萎縮,集中在氣候變遷、反擴散、全球公共安全(衛生、能源、糧食)以及部分區域議題(如朝鮮半島局勢)等少數領域。即便如此,美中雙方仍具有持續溝通的基本共識,北京強調應有效控管兩國分歧,華府則強調必須建立防護欄,可見雙方都希望防止戰略誤判,強化互動,增進理解,避免擦槍走火,爆發雙方都不樂見的衝突,尤其是台海議題。

李大中說,在此情況下,對話與溝通符合彼此共同利益,2023年底的拜習舊金山峰會雖不可能大幅改善兩美中關係,但仍有助於降低不確定性與風險,可望稍微緩和先前的高度對立與緊張,此為華府積極推動中美兩軍互動之主因。

李大中強調,台灣向來是美中關係中最敏感的議題,對雙方互動具有潛在破壞力,拜登上任以來,美中雙方於不同場合反覆重申各自底線。像是北京近來強調台灣議題不僅是中美關係中不可逾越的紅線,更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並罕見提出台灣為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多次重申「台獨」與「台海和平穩定」兩者水火不容,要求華府言行一致,恪守一中政策與中美間三項公報,不支持台獨,並要求美方承諾不得視台灣議題為遏制中國的工具。

而在拜登政府的政策基調方面,除多次於國際場合提及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外,更重申美國依循基於《台灣關係法》、美中三項公報與六項保證之一中政策,強調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不支持台獨,呼籲應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分歧,並指出北京對台灣採取脅迫性與日益侵略性的行動,破壞區域和平、穩定與繁榮。

李大中說,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華府與北京互控對方言行不一,都強調必須「聽其言、觀其行」。舉例而言,拜登政府官員多次警告北京正採取切香腸式的策略,逐步破壞台海現狀,透過結合政治、經濟、心理與軍事等灰色地帶手段,增加對台施壓。至於在北京方面亦批判儘管華府在官方宣示上,言必稱一中政策,但就美方的實際作為觀之,其一中政策的邊緣模糊化,內涵不斷被置換與掏空。

李大中強調,外界高度關注今年底的美國大選結果,如果拜登順利勝選,其第二任期的美國對外戰略與對中政策,預料將呈現有高度的一貫性,但倘若川普擊敗拜登,重新入主白宮,美國新政府的印太戰略與對中政策將何去何從,其變數與不可預測性則較高,加上其曾不願回答是否協防台灣,也讓我方較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