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半導體產業鏈 清大、陽明交大分校設左營民眾樂見

近日有傳聞在高市府積極爭取下,國內頂尖大學清大與陽明交大,可望在左營蓮潭會館與舊左營國中校地設立分部,對此,除左營全體39名里長全數贊成、在地居民大力肯定之外,知名公共政策性粉專「高雄好過日」也撰寫長文,分析此事對高雄發展的重要性,並進一步提出細部規劃建議。

高雄好過日就點出,到了今年,由於半導體產業鍊快速建廠,清交宣布進駐,左營也出現不同挑戰和機會。設立大學或許是「開發派」(引進人流、改善舊社區機能、串連交通、繁榮地方)與「生態派」(保留老樹水圳、有限度開發、公益性使用)雙贏的可能。

高雄需要頂尖大學


和其他六都相比,高雄過去的痛點就在明顯缺乏一流高等教育學校。導致在從資本密集重工業轉型到知識經濟時代時,出現了原有工業外移到勞動力更便宜國家,但新產業發展與銜接不易,類似鏽帶(rust belt)產業空洞的狀況。在知識經濟時代,優質的高等教育院校,常常可以城市轉型時的重要依靠。

例如紐約州的羅徹斯特,在其最大雇主柯達倒閉後,由於羅徹斯特大學和醫學院的龐大實力,成為城市產業新動能。而賓州的匹茲堡也因為卡內基美隆等校的科研實力,使得匹茲堡能從重工業城市過度到資訊產業重鎮。

比起引進台積電,擴增高雄的頂尖高等教育能量,更有助高雄的產業保持自我更新的能力。

大學必須與產業、城市更緊密結合

世界第一個科學園區史丹佛工業園區(Stanford Industrial Park),是由史丹佛大學於1951年在帕羅奧圖設立,此園區以及周邊的國防產業投資,在矽谷的創建中扮演重要角色。迄今,史丹佛和柏克萊仍佔據大學創業排名前兩名,超越哈佛大學。

矽谷之外,美國另一個創業核心正是位在擁有哈佛、MIT等大學的波士頓周邊,生醫等領域則更強。成功的科學園區,必須有學術與研發能量支撐,才可能持續性的創新,以及培養人才,這點在台灣也是一樣。

台灣最早的半導體工廠由飛利浦設立在楠梓加工出口園區,然而最早的科學園區並未選擇高雄,而是選在了學術資源更豐沛的新竹。當高雄要在特定產業上取得突破,不只「吸引投資」、「引入技術」,更持續創新,就需要讓產業和學術能量更緊密結合,甚至包含海洋、乃至設計文化產業,也都可與高等研究單位更緊密配合。

大學可以公園化

當左楠成為高雄半導體產業的核心,學術機構隨之進駐時,選址貼近高鐵站,位於軌道沿線,用地可立即取得,就成為陽交大、清大希望高雄市府提供土地的首要條件。因此看上了交通便利,且市府有完整產權的蓮潭會館以及舊左營國中校地。

世界許多知名大學,校園都高度綠化,例如哈佛大學最古老的哈佛園(Harvard Yard),古老的紅磚建築之間盡是成蔭的綠樹與花園。而劍橋大學有康河流淌而過,學院建築與古老的橋樑,各種精心設計的造景就分佈在河畔。

以現代的案例來說,設計衛武營的Mecanoo事務所早期代表作之一台夫特理工大學圖書館,就是一座融合地景,覆滿綠草的圖書館,校園內也高度綠化,同時也是荷蘭半導體學術重鎮。

未來若清大進駐舊左中,我們就以容積率比原先方案更低的「文大用地(容積率250%,建蔽率40%)」計算,可蓋出容積面積約4.5萬坪,含其它設施大約可以到5.8萬坪左右。這大概可以蓋出8座位在清大本部的台積館(積體電路研究中心所在)。同時結合校地高度綠化,地景建築,並配合山脊線與龍虎塔背景預作景觀模擬,有望打造「公園化的校園」。

結合社區的大學城


而清交進駐蓮潭周邊,更是重整周邊環境,讓大學與社區結合共榮的最好機會,翠華路過於寬大的道路路廊,切割了舊左營與新左營的發展,若清大、交大剛好一校進駐一邊,可比照翠華路自行車橋建立立體聯通系統,並與台鐵左營(舊城)車站相連,成為區域聯外主要門戶,公車系統、自行車與步道系統均可以此二校為中心檢討。未來捷運粉紅線、銀線預定都會經過此處,亦可預留整合轉乘空間。

在高雄市府協助取得校地的前提下,也可和清交討論,包含借助學校相關資源,包含人社、通識學門,協助爬梳與帶領師生認識舊左營在地社區;另外兩校也可和舊社區共享青創基地資源,並以左營作為消費端驗證市場。高雄好過日強調,舊左營與新左營,也有望藉由清交的紐帶,而被縫合起來。

更多東森新聞報導
屈臣氏爆賣!解救脆弱髮根問題就用「這個」
清潔隊惡夢?24小時救援撿「掉落物品」 議員:基層高負荷
要變天了!1000公里閃電列車現身 雨將連下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