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屆傑出基金金鑽獎揭曉!野村成國內基金獎大贏家,「ETF獎」元大、富邦、國泰三強鼎立

有「基金界奧斯卡獎」之稱,同時也是台灣歷史最悠久基金獎的金鑽獎,在週四(3/21)舉行頒獎典禮。第27屆傑出基金金鑽獎得獎投信與投顧家數約19家,若以國內核備海內外基金總檔數來計算,能拿下這36項基金獎獎項相當不容易,得獎率僅2.1%。

今年國內基金獎得獎名單,以拿下6項獎項的野村投信為最大贏家,國泰投信與日盛投信分別拿下2個獎項。在ETF基金獎的部分,則為元大投信、富邦投信、國泰投信三強鼎立。海外基金獎以富達投信拿下3個獎項成績最耀眼。

財團法人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周吳添在致詞時指出,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在1991年成立,自1998年開始舉辦金鑽獎,他感嘆,在30年前基金業界面對的環境是「大股東買、自營商買、投信買,然後再倒給散戶的時代」,當時投資人是不知道該如何信賴基金經理人。

圖為財團法人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周吳添。

金鑽獎得獎率低、公信力高 周吳添:評比客觀、無黑手操控空間

不過,經過多年的努力,大環境終於有改善,尤其是以金鑽獎來說,周吳添指出:「金鑽獎的得獎標準是沒有另外一隻手可以伸進來的,基金評比是客觀的,包括績效、風險係數。」

周吳添也表示,在前來參加頒獎典禮前,金管會證期局局長張振山希望他能提醒投資應該注意的風險,投信公司也要注意保護投資人,「金管會會以謹慎中立的態度來監理市場」。

投信投顧管理規模創歷史次高 蕭翠玲:對民眾理財貢獻良多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蕭翠玲則分享,國內基金市場蓬勃發展,截至113年2月底,境內基金規模已達7兆1934億元、全權委託投信業務的管理規模也到了3兆1554億元,整體投信投顧產業的管理資產規模,達到新台幣10兆4260億元,創下歷史次高紀錄。

圖為金管會副主委蕭翠玲。

此外,境外基金的國人持有金額也達到3兆9708億元,整體境內外業者的管理規模已經超過14兆元,約當為台灣112年GDP的60%,對協助民眾理財提供很大的貢獻。

不過,為了完善國內投信投顧業的發展、環境與法規,金管會將持續檢討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以及投信投顧事業的人員、基金商品,服務業的相關規定及實務作業規範等,來健全投信投顧事業的業務經營,金管會也將繼續推動投信投顧業資產管理的重要措施。

蕭翠玲強調,為了培養投資人的正確投資觀念,將強化ETF的投資教育宣導,「尤其應特別考量以新型態的媒體,比如說Podcast、Facebook、YouTube等,透過這些廣告來宣導的情況,以提升對於年輕族群的宣導及觸及率。」

金管會也將強化規管ETF的配息廣告,以避免ETF廣告誇大配息率及誤導投資人。另一方面,強化ETF的資訊揭露,以令投資人更了解ETF的成分股、換股的相關資訊。

為達普惠金融 評審委員丁克華:應加強教育訓練

第27屆傑出基金金鑽獎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丁克華則指出:「其實我是證券界的老兵,可以說看著整個證券市場的開放、成長及成熟。」他指出,尤其在基金這一塊,27年來金鑽獎堅持完全沒有任何黑手深入,且真正得獎的比例非常低。

丁克華分析,目前台灣ETF受益人有655萬人,相比之下機構法人買ETF的大概只有1萬1千多人,「我感覺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還有很多未竟事宜,像是教育訓練,要多幫忙來推動,以達到普惠金融。」


投資人一定要弄懂買了什麼 邱顯比:最好的教育就是賠錢

出席頒發ETF基金獎的國立台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邱顯比指出,「ETF這個產業從去年到今年是百花盛開、繁花處處,甚至已經到了野蠻生長的地步,這是一個好現象,因為任何一個市場的興起,多多少少都有一點不理性的成分,可能因為誤會而結合」。

邱顯比建議業者,在宣傳ETF的時候應思考如何避免誤導投資人,「因為我們知道投資人在行為財務的研究上顯示,90%以上的投資人其實沒有自己投資的能力,很多投資人喜歡靠一、兩句話去決定要投資什麼樣的商品,所以當ETF宣傳時的那一、兩句話就很重要。」他建議,當業者配合網紅、部落客合作時,應該稍微審視一下他們的發言,避免誤導投資人。

「剩下的責任其實在投資人自己,這是你的錢,如果你不做一點研究就把錢丟下去,市場其實就是最好的教育單位,最好的教育就是賠錢。」邱顯比這樣說。

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董事長簡仲明則分享,保險業在海外資金的投資規模達到上兆元以上,基金公司優質的產品對保險業在投資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工具。簡仲明也特別感謝得獎基金公司,設計出如此多優質、傑出的基金,能夠讓保險業多一些投資工具。

楊曉文看大眾退休理財迷思 「錯配」是一大問題

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副理事長楊曉文致詞指出,基金在退休理財上的重要性,民眾慢慢已意識到,因此非常期待有優質的基金,能夠幫社會大眾達成退休的目標。

不過,楊曉文提醒,從很多調查數據發現,儘管投資人在退休理財上工具的選擇上,基金是前三名的選項之一,但卻有錯配的現象,「所謂錯配就是要嘛太保守、要嘛太積極,忽略了基金本身風險分散、資產配置的功能。」

其中,在錯配的情況下,她又發現較可怕的現象是:「年紀比較大的人,應該保守卻變得很積極;年紀很輕的人需要透過資本累積來創造財富,但他現在就很保守,又偏重高股息商品。」

因此她提出期許,希望好的基金公司未來在市場中,除了績效表現能被大家看見之外,也希望能在市場上推動正確觀念,以利累積財富。

面對高齡化社會挑戰 梁永煌:勞保、勞退改革勢在必行

《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致詞表示,金鑽獎活動不只是回顧過去,更展示三個方向:第一、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在2025年超過65歲的長者將超過10%,「在高齡化下,勞工可能不工作了,他們的財務管理非常重要,這個重任就會落在財富管理公司的肩上,值得共同努力」。

圖為《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

第二、台灣「勞保年金改革」一直沒做,現今,台灣勞保年輕人的潛藏負債達13兆台幣,「各位都知道,中央政府總預算1年內只有3兆,即便花5年全部拿來撥補可能都不夠,所以,今天不做早晚都會做。」

他指出,要做的不外乎是「少領、多繳、晚退」,以及「提高績效、多撥補」。其中,一旦少領,未來年輕人或是領勞保的年輕人,就會受到一些衝擊,就需要做更多準備,這也讓財富管理業者有更多的機會,與更重的責任。

第三、配合勞保年金改革。目前,勞保有很多奇怪之處,其中之一就是把有在上班的民眾,分為公務人員、私校教職員與一般上班族三類。

「一般私教退輔在2013年可以自提自選,新進公務員自去年7月開始,也可以自提自選,就只有用『勞退新制』的約760萬名勞工不能自選,即使有使用自提的106萬勞工,還是不能自選,這絕對沒有道理,也影響勞工權益。」梁永煌疾呼應該開放勞退自選。

他也指出,若能推動勞退自選,對財富管理業者除了是責任也是機會,希望大家一起共同努力。


更多今周刊文章
00939破發領不到股息?首次配息日、領息日曝光!炒短幹嘛買ETF?月存1萬「X年滾到854萬」
央行意外升息半碼,利率2%創15年新高!楊金龍為何突然出手?關鍵在「通膨」預測這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