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屏南雙溪元宵燈會

香火龍。(圖文:福建省寧德宣傳部提供)
香火龍。(圖文:福建省寧德宣傳部提供)

▲香火龍。(圖文:福建省寧德宣傳部提供)

屏南雙溪元宵燈會起始於民間信仰與宗族祭祀活動。北宋年間雙溪就有該民俗巡遊活動,由最早的香亭迎神、火龍祀福、靖姑斬蛇等活動逐步發展成如今形式多樣的鬧元宵民俗活動。雙溪元宵燈會主要內容有:舞香火龍、舞白蛇燈、彩坪巡遊、踩高蹺、鼓亭樂、香亭、舞獅子、花燈巡遊等。

一、香火龍

明朝中後期以來,雙溪村慶祝元宵佳節、巡迎臨水夫人陳靖姑與立縣後的城隍出巡同時舉辦。為祈求神靈保佑、風調雨順,營造節日喜慶熱鬧和諧氣氛,通常都要舉行舞「香火龍」表演。「香火龍」總長約52米,由龍身(37節,每節將近1.4米)、龍頭、龍尾和龍珠四個部分組成。骨架編制需用幹稻草約500多公斤,用香總共20000餘支(炷)。用香要求:香長約50厘米,腳長約13厘米,拿在手上抖動,香粉不會掉落的方可採用。香主要來源於老字號香店藝人滿里阿坑和雙溪仁鬥等人的製作,也有向建甌東遊香店訂購。一支香一般能點燃3個小時。舞龍隊伍通常由91位身強體壯、動作敏捷、樂感較強的村民組成。舞龍活動開始前半小時,用竹片點燃龍身香線。放頭聲銃,舞龍者集中;放第二聲銃,點香開始;放第三聲銃,全龍點香完畢,遊龍正式開始。

二、鼓亭樂

鼓亭樂原是宮廷古樂,後因樂師流落民間,此樂開始在浙江省紹興一帶盛行(目前在浙江一帶已消失),然後流傳至屏南雙溪。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至今,屏南雙溪的鼓亭樂每年元宵節均上街遊行演奏。「鼓亭」如方塔狀,閣亭形,分上、下層與四足三個部分。底面積0.9平方米,高2米,由木質材料製成。各部分雕刻精緻,塔頂尖鑲嵌一顆葫蘆,周邊雕刻許多飛禽走獸,形態逼真。塔頂向下延伸呈屋脊狀,刻上精美瓦椽,四個翹角各雕有造型別緻的鳳凰。上層小閣由八根小木柱支撐,構成八扇大小不等的屏風,外用紗窗(用鐵製花印鑿成)圍住,底面積0.6平方米,高0.75米,內置一盞長壽燈。上層套住下層,上層底部又向周邊延伸構成下層的圍頂,呈屋脊狀,表面雕刻精美瓦椽,四角形成翹角。每角上各鑲嵌有一條龍,口含龍珠,飛舞利爪。龍鳳上下對稱,象徵龍鳳呈祥,萬事如意。下層亦是由八根小木柱支撐,底面積0.8平方米,高0.95米,四周按一定格局點綴著圍欄,每根欄杆形如劍鞘,均雕刻有梅花。下層底四角突出,刻有四隻凶猛獸面;獸面向下伸出強有力的獅足,四足鼎立,頂天立地,象征著江山永固。其中央空間置一大型牛皮鼓(鼓中設計有一螺旋形鋼絲,使鼓聲遠揚),鼓底面積0.6平方米,高0.55米。鼓聲清脆洪亮,震天動地,方圓數里餘音繚繞。鼓亭後側設一平台供擊鼓少年穩坐。然後由四個彪形大漢抬著鼓亭向前進,後面緊跟龐大的吹奏班,共有二十多人。

鼓亭古樂曲由三首曲譜組成:鼓亭詩、玉兔、頭譜。曲調又分成「軟排」與「硬排」,總共有六個曲調。在震撼人心的鼓聲指揮下,首先由「軟排」(琴、簫、嗩吶、二胡、月琴、笛子等)吹拉一曲後,「硬排」(鑼、鼓、鈸子、小鑼等)再敲打另一調,六段曲由「軟排」和「硬排」周而復始演奏。此時要特別注意,嚴格按聲樂旋律敲打。「硬排」有四種樂器槌擊法:擊鼓用「珠槌」,打鑼用「花槌」,擊鈸子使用「押韻槌」,扣小鑼打「貼槌」。

三、白蛇燈

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屏南雙溪鎮乾源村開始在該村陸氏宗祠供奉陳靖姑神像及其神位。從那時起,該村就于每年正月十五之夜迎陳靖姑神像兼游白蛇燈,以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白蛇燈全長120餘米,由蛇頭及蛇身兩部分組成。蛇頭是用竹篾編織成的一個橢球體(仿人頭狀),直徑1米許,內點8支大蜡燭;蛇身由40節木製骨架和200個小竹篾燈籠組成。木製骨架選用杉木板,每節長3米並固定放5個小燈籠。小燈籠用細竹篾編織而成,高約30厘米寬約20厘米,外糊白紙,中置蠟燭。每節木板首尾鑽有兩個孔臼,將兩個木板首尾的孔臼重疊,再用特製的長約2米的撐桿穿過孔臼,這樣40節木板便首尾重疊相連,形成長蛇。舞動白蛇燈時,數十雙手緊握撐桿,使長蛇懸浮於空中,舞動者模仿蛇游走的動作,忽進忽退,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地挪移騰躍,蛇燈便若靈蛇般的柔若無骨,靈活舞動。

每年元宵節夜幕垂臨,華燈初上之時,全村男女老幼全體出動,附近村民也蜂擁而至,競相觀看。此時,連發三聲土銃,前面鳴鑼開道,鼓樂齊奏,百餘村民撐著百米長的蛇燈便開始游迎。另有數十名村民抬著陳靖姑神像在蛇燈之後緩緩游迎。夜幕下,200個晶瑩透亮的燈籠組成了一條長蛇,在曠野上盡情翻舞。只見一條巨蟒時而搖首擺尾,時而彎曲盤繞,形態各異,活靈活現,再配以轟天土銃,震天轟鳴,加以各種煙花、爆竹齊放,圍觀者吶喊助威,高聲喝彩,使得整個場面進入高潮,熱鬧非凡。

四、彩枰

屏南自建縣以來就有彩枰遊行,雙溪的彩枰,往往是為慶賀喜慶的節日舉行的。如春節期間的正月十一日至元宵節,人們為慶賀臨水陳夫人華誕、歡度元宵,就抬彩枰、彩燈、香亭、鼓亭、龍獅等遊行。農曆十月十七日,城隍等諸神像出巡,也有彩枰等遊行慶賀。彩枰是在長約3米、寬1.3米、高1米的木板枰上,固定幾個高低不一的鐵枝,然後在鐵枝上安排若干小演員,通過服飾、佈景、化妝等表現某個劇目中的精彩一幕。如「三打白骨精」「水漫金山」等。鐵枝被服飾或佈景巧妙地隱去,往往展現出懸空打鬥的場景或神奇瑰麗的景觀,伴之音樂、燈光、鑼鼓、唱詞,令人目不暇接。過去彩枰由多人抬著行進,近年通過改裝把枰面焊裝在板車膠輪上,這樣枰面可更寬大些。此外燈光、音響等設備也更先進了,表現的效果更佳。

五、花燈

花燈流傳較早,據文字記載,興于明末,盛于清初,延續至今。雙溪村的花燈有瓜燈、刀燈、花座燈、花缽燈、花籃燈、花瓶燈、宮燈(紗燈)、走馬燈、十二生肖燈等。

花燈的製作非常精心細緻,具體步驟如下:

(一)扎燈架:需要砍竹,砍篾,篾的精細厚薄各異,要根據其在燈架上所處的方位取材。

單條的按尺寸截斷,然後扎在燈架上,並用多條連接燈骨。為了加強燈架穩定性,需取一長條,然後用火燻烤,彎成所需的若干段,與其他竹條用棉紙搓成的紙條扎綁。因為棉紙韌性強,不易折斷,能使燈架上各竹條牢固地連接,並且使得燈架不易變形,保持平直方正。

(二)鑿紙:通常,燈紙(油光紙)四十重為一疊。用打造好的鋼鑿模型,按在一疊燈紙上,用小木槌敲打。待四十重打通後,再小心翼翼地一重一重剝開。

(三)糊裱:用經過加工的糯米煮成漿糊,把鑿下的油光紙粘貼在燈架上。晾乾後方可再粘貼花邊、圖案,以免燈紙破損。

(四)製作裝飾花:先造花葉、制花冠、造花心,然後將花心固定在花冠的最裡層,花葉貼在花冠最外層的底部,就完成了一朵栩栩如生的裝飾花。

(五)組裝花燈:整個花燈的中間是一盞較大的花座燈,而七盞小花籃燈向外微斜均勻地固定在花座燈的四周。花座燈、花籃燈裝飾大小不一,顏色各不相同,燈的稜角還貼有花邊圖案,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六、舞獅

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舞獅」文娛活動由河南傳入屏南雙溪,每年鬧元宵時均隆重舉行一次。獅體龐大,總長約3米,重約80千克。獅頭近似圓球形,球徑1.3米,支架由竹篾與竹片構成,圍繞成一空心球,球中央安裝一扛架,可供一人頭部鑽入,使其兩肩緊緊扛住獅頭,前方有橫槓一根,供舞獅者兩手靈活操縱獅頭。指揮獅子做出各種舞姿的是一位手提獅球的藝人,此藝人必須具備高超的指揮技術等能力,其指揮對舞獅者的各種精美舞步,身體動作起決定作用。獅頭尾各一人扛舞,步伐必一致如同一隻威武的獅子。舞獅過程:樂隊最先走,舉火把者分列兩旁跟隨獅子行動,各四人。舞獅球者用獅球月牙形拋舞,人後退行走引導獅子前進。在獅子頭部的舞獅藝人從獅頭口腔中向外看獅球或左或右、或中或下,根據指令手、肩、腳相結合舞動獅體。在獅子臀部的藝人行動須與前者保持一致,如一隻威猛的獅子左右擺動。二名舞獅藝人動作形如一人,完美結合,舞姿才美觀,才能讓觀眾一飽眼福。

2007年8月,「屏南雙溪元宵燈會」被福建省政府列入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