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避免國會「全武行」!韓國瑜要展高度 綠要尊重多數民意

立法院朝野黨團17日處理國會擴權相關法案,藍綠立委接連爆發激烈衝突。(圖/胡瑞麒攝)
立法院朝野黨團17日處理國會擴權相關法案,藍綠立委接連爆發激烈衝突。(圖/胡瑞麒攝)

就在五二零新任總統就職前夕,本該是新任總統與二月已經組成的新國會,一起帶領國家面對全新的挑戰和機會,但我們看到的,卻是朝野在立院內全武行,年輕人聚集立院外抗議,不禁令人感嘆,太陽花學運都過了10年,我們的國會還需要靠打架來決定國家未來方向嗎?也讓人擔憂即將上任的賴清德總統,如何與國會合作,帶領台灣走出新的未來。也讓人質疑身為立法院大家長的韓國瑜,或是身為執政黨的民進黨,還有佔有國會多數的藍白兩黨,難道沒有更好的方法來解決政黨歧異嗎?

立法院朝野黨團17日為了處理國會調查權、總統國情報告是否可以提問等議案,藍綠白三黨大打出手,最後造成多名綠委送醫,場面混亂,深夜還有大批青年學生在立院外抗議,質疑藍白兩黨要硬闖議案,逼得立法院長韓國瑜只好在深夜12點,裁示會議暫停,下周二繼續審議。

許多民眾在隔天看到立院「又」打架的新聞,有的人是嘲弄台灣國會就是這樣,見怪不怪,還鬧上國際媒體;有的人質疑藍白兩黨已經是國會多數,為何不能用投票表決來進行議事,卻要用「鬥毆」方式強行輾壓;也有人批評說以前民進黨在野也是這樣,為何現在藍白就不可以。

回顧當天狀況,一開始朝野就沒有互信,國民黨擔憂民進黨去佔領主席台,不讓他們表決,徹夜排隊搶進議場,中間甚至傳出綠營凌晨三點要來搶,一大早雙方就發生激烈肢體衝突,表決途中又因為採取「不記名舉手表決」,讓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痛批「國會已死」。

「不記名舉手表決」被綠營批評是黑箱,但其實這處理議事方法不是不行,只是過去30年來立院從來沒有這這樣未經過協商討論就直接表決,立院上次用「舉手不記名」表決是1989年的事,所以難免被人留下「強硬闖關」的說嘴題材。

打架也打完了,但該處理的議案卻沒有完成,眼看21日又要再戰,身為立法院大家長的韓國瑜,要如何有智慧的讓議事運作,並且避免國會「全武行」再度躍上國際版面,傷害台灣形象。

過去朝野協商時,若藍綠無共識,通常就是由立法院長綜合各方意見,提出修正版本,這也是過去院長王金平在做的事情,其實綠營內部也很清楚若硬要表決,「人數」不敵藍白,但綠委們認為,即使表決一定輸,至少該讓少數黨暢所欲言,過去綠營擁有國會多數時,不論立法院長是蘇嘉全還是游錫堃,都有堅守要讓少數黨發言的立場。所以韓國瑜應該要思考,再度找來朝野協商,並且確保少數黨的聲音可以被聽到,極力避免21日雙方再度大打出手,展現立院大家長的高度。

藍白已經是國會多數,也應思考如何不要留給外界,「急於強行通過法案」的印象,而民進黨也應該尊重全國選民的選擇,既然藍白在國會已經是多數民意,雙方坐下來好好談談如何找到中間點。

立法院朝野針對議題攻防是家常便飯的事,但我國的民主發展至今,不應該再訴諸「肢體暴力」或是嘲笑辱罵對方。國會是討論法案、溝通國策的地方,大家齊聚於此,理應團結讓國家更好,並非以訕笑、攻擊方式,更不是比誰「體力更好更會打」,立院朝野攻防應還是回歸理性才為國家之福。

更多 TVBS 報導
立院衝突最衰是他!王美惠怒奪帽「狂打警察頭」:警幫國民黨
混戰15小時僅過「國情報告」 21日院會再戰
4綠委送醫韓國瑜還唱名 綠轟冷血「誰給壓力今要通過法案」
一片混亂!徐巧芯主席台突「吹魔音」 吳沛憶嗆:又帶違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