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視-陶藝聯展」 呈現豐富視覺體驗

記者劉昕翊/臺北報導

「溫視-陶藝聯展」即日起至6月16日,在涅普頓畫廊陳展21件立體作品;集結6位來自港、日、韓的跨國藝術家,以陶為主要媒材,並結合各自國家藝術文化發展、自身創作風格,呈現當代陶藝,盼給予國人豐富的視覺體驗。

亞洲各國的陶藝發展,依據氣候、需求、文化藝術等方向,產生大異其趣的演變風格;於2024年初入夏炎之時,涅普頓畫廊從「陶」必須進入燒窯的高溫塑型,及釉料因溫度不同,且無法百分之百掌控與預期的成果,進而成為獨一無二又具備溫度的視覺藝術為靈感,匯聚Yeji、Josephine、增田敏也等6名分別來自港、日、韓的跨國藝術家,以「溫視」為題創作,展現嶄新亞洲當代藝術家聯展。

其中,韓國藝術家Yeji的雕塑,例如,《To Be_Zoa_YR》彷彿充滿著科幻元素的異星生物,鮮艷的色彩如同強大的生命力,同時也是藝術家對想象的能量賦予嶄新的變化;香港藝術家Josephine將物種的維度跨越多重想像,包含,在《與憂鬱纏綿的腦袋》中,以形象化方式,呈現抽象的「憂鬱」情感,而在《翹腿的人魚》,則利用陶的獨有質地,從章魚的身體延伸出的少女雙腿,如同自繁複現實中抽離,輕巧地尋找自我。

此外,日本藝術家增田敏也更顛覆陶的想像,以「數位陶藝」風格,創作《大人の時間 3》,打造Pixel Art的全新感受;另一位同樣來自日本的瀬戸優,是以野生動物為題,包括,《Water source–Harpy eagle》在栩栩如生的姿態與近乎真實的眼神中,卻保留手作、刻刀的觸感及力量,透過些微細節表現出作品的空間與對話。歡迎民眾踴躍前往觀賞,感受不同國家背景薰陶下的「陶」魅力。

日本藝術家增田敏也更顛覆陶的想像,以「數位陶藝」風格,創作《大人の時間 3》,打造Pixel Art的全新感受。(記者劉昕翊攝)

「溫視-陶藝聯展」即日起至6月16日,在涅普頓畫廊陳展21件立體作品。(記者劉昕翊攝)

香港藝術家Josephine將物種的維度跨越多重想像,包含,在《與憂鬱纏綿的腦袋》中,以形象化方式,呈現抽象的「憂鬱」情感。(記者劉昕翊攝)

韓國藝術家Yeji的雕塑彷彿充滿著科幻元素的異星生物,鮮艷的色彩如同強大的生命力。(記者劉昕翊攝)

來自日本的瀬戸優,在栩栩如生的姿態與近乎真實的眼神中,卻保留手作、刻刀的觸感及力量,例如,《Water source–Harpy eagle》。(記者劉昕翊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