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裡的一條破船 台灣如何求生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歷史上有些革命不需動刀動槍,沒有流血及人頭落地,卻改變人類思想及認知,讓整個人類文明往前大躍進,如文藝復興運動、達爾文提出進化論、哥白尼提出天體運行論。但如果是圖生存的革命,通常會艱辛無比,流血流汗不算,不知多少人頭落地,例如法國大革命、俄羅斯的農民起義,中國歷史從陳勝、吳廣起,幾乎就是一部革命史。

目前的台灣,就如同汪洋裡的一條破船,掌舵的船長不知目標,表面上要向著太陽前進,但太陽早晚方向不同,又常常烏雲蔽日,只好在原地打轉;而船上的乘員雖然都知道想要活下去,大家要齊心齊力,但又都自以為高明,誰也不服誰,甚至認為船長應該換人做做看,天天吵成一團。在此情況下,同船之人除了從事重大的改革,無以圖存。

求生存第一要事是有廣泛的族群認同。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可以是兩回事,新加坡有華人、印度人、馬來人,各有各的文化及信仰,要尋根也無人阻擋,但在李光耀父子領導下,大家都認同自己是新加坡人。新加坡因而成為小而美的國家,國際上受到尊重且具有相當的影響力。此外如美國地大物博,廣納移民,在美國的盎格魯撒克遜人自認為美國人而非英國人,美國也因而成為強大國家。

奇怪的是,在台灣說自己是中國人或炎黃子孫,好像是講髒話,會被人譴責。馬英九去大陸參訪,藍營立委去交流,綠營及名嘴網軍照三餐罵,但同一批人卻又狂拜中國的媽祖及關公,還不覺得自己精神分裂,豈不怪哉?

國共有血海深仇,國民黨反中共還有道理,不知民進黨為何反中反到骨子裡?其實真正的原因是製造分裂與仇恨才能集氣騙選票,卻因此分裂及弱化了台灣。

求生存第二就是政府要掌握足夠資源,以照顧弱勢、育兒的父母親、靠學貸及打工求學的大學生、需要營養午餐的學童,更不要說鰥寡孤獨廢疾者。我國總稅收只占GDP的13.2%,比起日、韓、美及OECD國家的近20%,或北歐的40%以上,相去甚遠。

台灣稅制不公,早就是富人節稅的天堂,大企業包括財團法人、醫院董事長、總經理的汽車、司機、豪宅,甚至衣食住行,都可以打統編而由公司支付。一方面避稅,一方面累積營收,結果就是富者愈富、貧者愈貧,最富與最貧的20%,財富相差66.7倍,且日益擴大。無能的政府必須小心無產階級革命。

最後,求生存,政黨心中要有人民,可以競爭,但非將對手置之於死地。篡奪民進黨精神的蔡政府2016年執政後,由於在立院占多數,沒有通不過的法案、機構、人事、預算,倒行逆施罄竹難書。現在民進黨的賴清德當選總統,但立院淪為少數,所有的法案、人事、預算決定權,都操控於在野手裡,NCC委員、淪為東廠的監察委員都將更迭,若還是違逆民意提一些腦中只有意識形態的委員,小心預算被歸零。

在野可以通過電價凍漲,綠營說是行政權,在野乾脆就把《電業法》49條修掉,看你空有行政權的賴政府要如何?政治必須妥協,尊重民意,不是硬碰硬。

更可怕的是民眾不再相信司法,同樣情節,邱莉莉被判無罪,李全教卻要坐牢,法官可以自由心證判生判死。司法已死,媒體加上網軍由民進黨全面控制,說真話的中天新聞就被下架。至於教改及課綱一塌糊塗,違背學術倫理事件比比皆是,加上卡管案,台大的學術排名直直落。教育失敗,國家哪能不衰敗。

政黨惡鬥種下的因,造成社會分裂、國家弱化的果。如何求生存發展,要靠全民及當權者的大智慧了。(作者為前衛生署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