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滿60年,經典電影《歡樂滿人間》卻因「歧視性語言」遭英國上調分級

《歡樂滿人間》劇照
《歡樂滿人間》劇照

1. 經典電影《歡樂滿人間》票房與口碑雙贏,還啟發了兩部成功的商業電影!

2. 《歡樂滿人間》為重映再次提交審查,卻被英國電影分級委員上調分級!

3. 主因是片中兩度出現歧視性言詞:霍屯督人(Hottentots)

【文/千尋少女】經典電影《歡樂滿人間》(Marry Poppins)上映剛滿六十年,近期卻因片中含有「歧視性語言」而被英國電影分局委員會(BBFC)上調年齡分級,由原本適合所有人觀賞的「U級」,改為未滿8歲兒童宜在家長陪同下觀賞的「PG級」。

1964年上映的《歡樂滿人間》為華特迪士尼(Walter Disney)監製、羅伯特史蒂文森(Robert Stevenson)執導的歌舞奇幻電影,並由狄克范戴克(Dick Van Dyke)及茱莉安德魯絲(Julie Andrews)兩位好萊塢傳奇影帝后攜手主演,劇情描述一名擁有魔法的神奇保母,來到有兩個調皮叛逆的孩童家中,在煙囪清潔工的幫助下,幫助這個家庭重拾歡樂、修復關係,克服生活上的種種問題。

《歡樂滿人間》劇照
《歡樂滿人間》劇照

根據BBC報導,英國電影分局委員會(BBFC)表示《歡樂滿人間》在英國於1964年上映及2013年重映時,皆是適合所有人觀賞的U級。今年2月為了再次重映而重新提交審查,最終卻因片中含有「歧視性語言」被重新調整級數。

這項改變與片中出現的貶義詞「霍屯督人(Hottentots)」有關。這個詞最初是歐洲白人用來稱南非遊牧民族的貶義詞,後用以指稱滿臉煙灰的煙囪清潔工,在《歡樂滿人間》中出現了兩次。對此BBFC表示:「雖然《歡樂滿人間》有其歷史背景,但這樣歧視性語言的使用卻沒有受到譴責,這超出我們可接受的準則。」

BBFC還表示,「關於種族主義與歧視的研究就表明,人們,尤其是父母,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是,孩子們在接觸這些歧視性語言及行為後可能會感到痛苦,或在重複這些語言或行為時,卻沒有意識到當中潛在的冒犯。」而新的PG級雖是各個年齡層皆可觀看,卻有提醒的功用,告訴家長這當中含有不適當內容,可能會使年紀較小或較敏感的兒童感到不安。

《歡樂滿人間》上映當年後抱回4400萬美元票房佳績,成為1964年度的票房冠軍;還獲得13項奧斯卡提名,最終佳女主角等五項大獎,在商業和口碑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13年的電影《大夢想家》(Saving Mr. Banks)及2018年的續集《愛·滿人間》(Mary Poppins Returns)都是受本片所啟發。

《歡樂滿人間》、《愛·滿人間》、《大夢想家》皆可在Disney+上觀賞。

▶歡迎加入Yahoo奇摩電影戲劇粉絲團,接收更多Movie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