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海運「一櫃難求」最快7月底價格回歸正常 網:船票保存期限還沒到

[FTNN新聞網]記者張君涵/綜合報導

往年5月是國際海運市場傳統淡季,但今年因紅海危機等狀況,造成情況有些反常,從4月底以來,歐洲、美洲航線運價漲幅普遍達到兩位數,部分航線運價更暴漲近50%,再次出現「一櫃難求」局面,預計短期內運費仍在高檔震盪,恐怕要到7月底海運價格會回歸正常水準。

往年5月是國際海運市場傳統淡季。(示意圖/unsplash)
往年5月是國際海運市場傳統淡季。(示意圖/unsplash)

據《界面新聞》昨(18)日報導,多名業界人士表示,這次漲價潮由紅海局勢、中國外貿企業搶出口、船東漲價等多種因素共同帶動,預計短期內運費仍會維持在高點震盪,但運費持續大幅攀升的動力不足。

上海鐵亨國際物流公司市場部總監張杰表示,這次貨櫃船運價上漲從南美航線開始,逐漸延伸到北美、西非、歐洲航線。他解釋,比亞迪位於巴西卡馬薩里市(Camaçari)的大型生產基地綜合體,將於下半年投入生產,這個大型生產基地綜合體包含3座工廠,短期至少需要發往南美2萬個貨櫃,導致市場運力出現階段性短缺。中遠海運將一部分西非航線運力調去支持南美航線,又導致西非航線運價普漲。

《界面新聞》指出,上次國際海運費率暴漲出現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2020年下半年起,受疫情影響,工廠、港口、碼頭復工率低,出口的貨櫃散落全球各地,回流不暢,導致供需失衡,推高運價,這種局面直到2021年年中才逐漸好轉。

業界人士認為,此次運價上漲時間不會持續太久,預估3個月內可以緩解。張杰表示,如果市場沒出現其他「黑天鵝」事件,預計最快7月底海運價格會回歸正常水準。

雖然業界的看法是最快7月底海運價格就會回歸正常水準,應該並不算太久,不過台灣的廣大股民們卻似乎覺得夠了,紛紛表示「最快7月底才會咕嚕咕嚕,船票保存期限還沒到」、「夢還可以做2個月」、「百萬水手站出來」。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外資昨大買長榮航、華航各上萬張 貨櫃股陽明累積達連十買
機器人概念夯!所羅門爆近十萬張成交量股價先盛後衰 股民哀「賭場開幕」
兩樣情!陽明爆出27.75萬張成交量收漲停 長榮航成交量近20萬張卻收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