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 原民失能、傷害補助 以救助金支應

桃園市原住民族人口數僅次於花蓮,但今年原住民族微型團保2度流標,民代擔憂影響族人權益。(蔡依珍攝)
桃園市原住民族人口數僅次於花蓮,但今年原住民族微型團保2度流標,民代擔憂影響族人權益。(蔡依珍攝)

桃園是六都中原住民最多的城市,過去開辦原住民族微型團保,只要身故或失能最高補助20萬元,盼穩定原住民族家庭,今年已2度流標,原民局轉用救助金銜接,但失能和傷害補助卻停擺,議員為原民抱屈,原民局解釋疫情後保險公司轉保守,會以救助金和急難救助慰問金支應。

議員楊朝偉和謝美英表示,桃園市過去推動原住民族微型團保,針對15歲以上原住民族人納保,只要設籍桃園,意外身故或失能理賠最高20萬元,意外醫療每人每次最高1萬元,盼穩定原住民族家庭生活,2015年開辦以來身故失能共150件、理賠2714萬元,平均每年受理16.7件、301萬,但今年2度招標都無廠商投標,擔憂影響族人權益,呼籲市府調整思維,創造投標誘因,保障原民權益。

議員黃敬平和楊進福則提到,去年7月復興區小烏來發生3名青少年溺斃憾事,其中2人年滿15歲有團保20萬元理賠、另1人因未滿15歲什麼都拿不到,同樣境遇卻無相同保障,呼籲原民局重新調整保險經費和預算額度。

原民局長陳姿伶回應,近年因受疫情和保險公司虧損,連帶影響其他險種投保成本增加和發包不易,就算將投保單價從每人74元調高到90元,採購預算達753萬110元,並將原實支實付傷害醫療險內容刪減,仍乏人問津,因此將原預算改以「原住民意外死亡救助金」因應。

陳姿伶提到,若不限齡納保,會增加約1.8萬名族人,預算將從550萬元暴增2倍到1200萬元,透過自發救助金就能不限年齡,意外醫療部分則可協助申請原民局急難救助醫療補助,同樣能讓原民獲得全面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