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孟寰LGBT劇作《同棲時間》日馬巡演獲好評 首度回台開演

編劇林孟寰打造LGBT劇作《同棲時間》日馬巡演獲好評 ,5月9日至19日首度回台,在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演出。(三點水製藝文化提供)
編劇林孟寰打造LGBT劇作《同棲時間》日馬巡演獲好評 ,5月9日至19日首度回台,在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演出。(三點水製藝文化提供)


編劇林孟寰曾以《通靈少女》入圍台灣電視金鐘獎迷你劇集最佳編劇,新作《同棲時間》舞台劇於5月9日至19日,在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演出。該劇描述男同志掙扎於社會與內心真實渴望的交織情感流動,先前在日本與馬來西亞演出都受到好評,這回首度回台演出,林孟寰受訪表示,一來是回望台灣走過的同志運動歷程,更想傳達人與人之間的最珍貴情感,即使是非同志觀眾看了,一樣會感同身受。

《同棲時間》由三點水製藝文化攜手編劇林孟寰、導演王靖惇共同打造,邀請日籍演員岡本孝、台籍演員徐浩忠和鮑奕安三位跨國卡司主演,描述一對同志情侶在意外之下,發現彼此竟是同父異母的台日跨國兄弟,在一同整理父親遺物時,又出現房東乾女兒的跨性別角色,三人在愛情、家庭和自我認同的複雜議題上,苦苦掙扎。

林孟寰接受央廣訪問表示,他2016年創作《同棲時間》時,台灣還沒有通過《同婚法》,2018年首演是在日本,2023年又去了一趟馬來西亞演出,今年首次回到台灣開演,比較三地觀眾反應,有很大不同。

林孟寰說,日本同志文化很興盛,但主要是在檯面下,在日本演出時,日本觀眾看戲很安靜,但看完後紛紛在在社群媒體熱情反饋;馬來西亞因為穆斯林族群較多,對同志議題相對排斥,演出時也不能有太多親密動作,避免觸法他們的底線,因此只能在華人社群中演出,但現場觀眾反應卻很熱烈,彷彿打開了他們的眼界,氣氛很嗨。

台灣同志運動一直走在亞洲其他國家之前,加上現在台灣的同志已經可以合法結婚,在台灣演出《同棲時間》,林孟寰說,演員們反而可以專注在演出上,任何親密的動作都不是問題,只要不要走光就好,最重要還是如何傳達出劇中人物的情感。林孟寰:『(原音)這次的台灣的製作,其實完完全全展現了台灣人、台灣劇場的一個精神,就是我們是一個自由、開放、成熟,包容各種多元的聲音,讓它很自然地在劇場發生,它就是我們台灣同志社群的一個風景,它就是我們台灣劇場的一個風景。』

林孟寰也認為,此時在台灣演出《同棲時間》格外有意義,也讓他深深覺得,寫作很神奇,如同時光寶盒,留下8年前他所觀察到當時台灣社會高度爭論《同婚法》的氛圍,以及當時台灣同志社群集體的焦慮、不安跟渴望被認同的狀態,一方面回顧同志運動歷程,卻可以用很輕鬆的方式看演出,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尤其整齣戲想傳達的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真心託付的情感,林孟寰強調,即使不是同志,相信看了都會很感動。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教宗方濟各新書揭:本篤十六世支持我維護LGBT伴侶權利
泰國眾議院通過法案 邁向同性婚姻合法化
希臘歷史性轉變 同性婚姻合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