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樹冰與香港的「盛事經濟」

香港近半年來花重金強推旅遊業,迎來中國旅客的「打卡旅遊」盛況,但觀光復甦是否能真正地延續至長期,有待考驗。(Pixabay)
香港近半年來花重金強推旅遊業,迎來中國旅客的「打卡旅遊」盛況,但觀光復甦是否能真正地延續至長期,有待考驗。(Pixabay)


早幾個月偷來難得假期,年初日本處處關門渡年,反正寧靜就往更寧靜去,初詣過後便一路往北。還未有國際車牌,出入景點總要周詳好時刻表,生怕誤了回程,一日兩個景點已是極限,於我無恙,架起相機三腳可以一日,途中如有好杯一酌、好碗盛麫,都屬意外收獲更值高興。

在八甲田山時遇過一對年輕遊客,從起程車站便一路在近,聽口音已知由來。當日天氣算不得上晴高氣朗,八甲田山上更是大雪茫茫,更別說途中能拍到招徠的樹冰森林,上到山頂認到路都是挑戰。

很記得她們身上背著的掛袋,上面寫著她們沿途唸過不少次的金句——「不來都來了」。拍不拍得到甚麼壯觀的樹海,當刻已經是其次,重要是「打卡」,在八甲田山上拍個短片,冰風雪雨就更有吸引力。青森市中心來回八甲田山少說兩小時,冬天更早入黑,一行人匆匆忙忙趕入黑前最後一班公車回城,點對點的班次沿途不設上落,總有人硬要求司機入城後停個方便,好在一天內踩最多點,「特種兵式旅遊」精髓就在通勤六小時,停留六分鐘。

香港大半年來花重金強推旅遊業,盛事經濟一著貽笑大方,更令人摸不著頭腦,看穿政府缺乏營銷人才,是一個一個小旅遊環節——派雪糕、巨型心、「殯儀花海」、發光蛋,都反映政府如何錯判自身旅遊業的特色。

中國旅客所追求的「打卡旅遊」,要的並不完全是畫面堆砌得多華麗,而是能夠被跟從,和能夠跟從,一方面景點在他們而言並不再單單是一種體驗,而是能被收集的點數。過去香港滿足土豪也好,坑土豪的旅遊消費,已不是香港的特色。尖沙咀海傍的K11商場旺丁不旺財是好例子,來客拍照是商場建築設計獨特不常見,商場裡的名牌滿目國內反而常見,富豪又何苦特來消費。

常見的不常見,不常見於自己以外的常見,是旅遊者所追求的。香港並不缺乏這類特色,曾經不缺,但政府自己毫不察覺。霓虹招牌、大押字牌統統拆卸,以外還有電車、雙層巴士、好山好水,數之不盡,會有人特意來香港跑點拍日落,並不好求政府自己珍惜籌碼,但答卷遊客已經幫手填好,政府依然短視於「盛事經濟」,香港夜繽紛。

「盛事經濟」的邏輯簡單暴力,但亦一次性,球王不會每年都來香港散步。新加坡常被比較,一級方程式大獎賽,甚至捆綁Taylor Swift的2演唱會行程,就是長遠的「盛事經濟」,重複性高亦可以累積人氣,日本和台灣大大小小的音樂祭都是長遠的「盛事經濟」項目,香港是可以學習跟從的,香港也有七人欖球的長年招牌,但近來M mark標誌項目又發生甚麼事?觀乎中東的體育經濟,無一不和賽方簽下長約確定一辦就幾年起跳,香港難得的耐力賽車,電子方程式賽卻只是曇花一現,高下立見。

政府與業界眼睛重新審視如何利用香港獨有的文化、歷史和自然資源,以創造出真正吸引人的「打卡點」,從而提升遊客的整體體驗,而不僅單單藥石亂投,大量投入資金和資源舉辦毫無安排的項目;需要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將重點從一次性的盛事轉移到長期的、可持續的吸引力上。但這種審視自身歷史文化,難免觸及殖民時代,當局是否樂見,又另一個故事了。

作者》布寒野  前香港網媒編輯,飄洋來台後繼續心繫家園。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中國式教育?
習近平力推發展新動能 「新質生產力」到底是什麼?
中國國事分享:「墜惡真相」首映的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