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錶2024】CREDOR 50週年限定版!Eichi II首款黃金殼搭琉璃面的限量特別版

CREDOR在今年誕生50週年之際,推出Eichi II紀念版腕錶GBLT996,以黃金殼搭琉璃面的組合配置,加上30只的極少數限量,瞄準喜愛工藝的頂級玩家。
CREDOR在今年誕生50週年之際,推出Eichi II紀念版腕錶GBLT996,以黃金殼搭琉璃面的組合配置,加上30只的極少數限量,瞄準喜愛工藝的頂級玩家。

CREDOR貴朵在今年這個誕生半世紀的重要年份,推出了數款限量特別版,目前發表的包括Goldfeather系列的兩針正裝錶GCBY995、而擁有眾多粉絲的Eichi II也推出限量錶,首次在Eichi II用上黃金錶殼,並搭配藍色琉璃面盤,時標也用上金色,十二點鐘位置還放上Logo彰顯特別版的定位,完美致敬CREDOR在1974年誕生之初,以貴金屬和珍稀素材為主軸的故事起源。

CREDOR 50th Anniversary Eichi II Limited Edition|GBLT996/18K黃金錶殼/錶徑39mm/時、分、秒指示/7R14 Spring Drive手上鍊機芯/防水3大氣壓/限量30只/定價歐元€48,000
CREDOR 50th Anniversary Eichi II Limited Edition|GBLT996/18K黃金錶殼/錶徑39mm/時、分、秒指示/7R14 Spring Drive手上鍊機芯/防水3大氣壓/限量30只/定價歐元€48,000

如今的CREDOR在不少錶迷心中是日系正裝錶的頂級代名詞,1974年誕生之初是以貴金屬為主軸區隔出來的特選款品牌,發展到後來在工藝、技術和設計上,逐步走出了自己的風格,CREDOR的輪廓也開始變得清晰。2006推出Spring Drive Sonnerie自鳴錶的那一年,用別出心裁的報時聲做出日系自鳴錶獨具的禪意,名副其實的一鳴驚人,將CREDOR的名號敲得更響亮。不過CREDOR並非只能詮釋複雜,簡約也是他們曖曖內含光的強項,2008年問世的Eichi,面盤乾淨素雅、配置清晰有力的佈局,讓CREDOR的優雅美學聲名遠播。

Eichi II過去曾經出過的錶款包括白面鉑金版GBLT999(圖左)、白面玫瑰金版GBLT998(圖右)、以及為了紀念SEIKO創立140週年的藍面鉑金版GBLT997,手繪Logo與時標、工藝面盤、以及月牙型的秒針末端是獨具的特色。
Eichi II過去曾經出過的錶款包括白面鉑金版GBLT999(圖左)、白面玫瑰金版GBLT998(圖右)、以及為了紀念SEIKO創立140週年的藍面鉑金版GBLT997,手繪Logo與時標、工藝面盤、以及月牙型的秒針末端是獨具的特色。

到了2014年CREDOR延伸出Eichi II,在細節處做了些調整,最顯著的就是把動力儲存移到了錶背,將極致簡約的概念做了更強而有力的鞏固。此後Eichi II也不斷地進化,2018年的時候錶殼加入冷鍛造的製程運用,讓殼面可以更加平整。到了2021年SEIKO創立140週年的紀念,Eichi II也加入使用藍色琉璃面盤的GBLT997,當時搭的是鉑金殼,而如今來到2024年CREDOR誕生50週年之際,推出的特殊款式就是這只GBLT996。

由工匠一筆一劃人手繪製的品牌名稱與時標,作法是在釉質陶瓷面上把它們畫上去,之後再經過攝氏800度的高溫燒製去定色,是成就藝術品般的釉上彩工藝。
由工匠一筆一劃人手繪製的品牌名稱與時標,作法是在釉質陶瓷面上把它們畫上去,之後再經過攝氏800度的高溫燒製去定色,是成就藝術品般的釉上彩工藝。

要聊GBLT996的琉璃面盤之前,我們先把時間拉回2008年。CREDOR在當時剛推出Eichi的時候,使用的陶瓷面盤是由百年瓷器廠NORITAKE所協力的,後來CREDOR開始進入研發Eichi II的階段,當時負責面盤的小口哲夫,希望可以找到既擁有陶瓷的光澤、但又不會容易撞裂的材質,於是也跟著在NORITAKE學習陶瓷知識的他,開始著手進行新的研發。一般來說為陶瓷上色的方法分為兩種,一種是在瓷器釉面把圖案畫上去再經過燒製的「釉上彩」,如Eichi II的時標和CREDOR Logo的繪製;另一種則是「釉中彩(In-glaze)」把顏料溶進釉料裡再進行燒製,形成玻璃般的滑順質地與水潤光澤,也就是Eichi II面盤現在使用的工序。

Eichi II之所以選擇藍色做為琉璃面的顏色,是為了要呼應機芯上的藍鋼螺絲,經過數十次對於釉料配方和燒製溫度及時間等面向的嘗試,最終才完成了GBLT996的琉璃藍。
Eichi II之所以選擇藍色做為琉璃面的顏色,是為了要呼應機芯上的藍鋼螺絲,經過數十次對於釉料配方和燒製溫度及時間等面向的嘗試,最終才完成了GBLT996的琉璃藍。

至於琉璃面盤的燒製溫度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溫度需控制在攝氏1200度,比大明火燒琺瑯面盤的攝氏800度還高溫,由於琉璃面盤的下層是陶瓷材質,因此即便經過這等高溫也不會變形,其上的玻璃釉料經燒製後開始融化,也由於釉質具有表面張力,因此面盤的邊緣和指針軸心的釉層會比較淺,有如框了一圈細細的圓環,微微凸起的面盤看起來則有點像是帶有弧形的立體曲面。這樣的效果在白色琉璃面上看起來比較不明顯,但在藍色琉璃面就清晰可見。

面盤的工序從左上圖片開始順時針方向來看,第一張圖是將顏料和釉質以用抹刀混合拌勻,並邊抹勻邊壓平使得顆粒變更細;第二步則是研磨釉料的過程,之後再通過細網過濾留下細的顆粒。第三張圖是第二次拋光,使用研磨材料用畫圓的方式讓面盤平整,第四張圖則是最後階段的完成式面盤。
面盤的工序從左上圖片開始順時針方向來看,第一張圖是將顏料和釉質以用抹刀混合拌勻,並邊抹勻邊壓平使得顆粒變更細;第二步則是研磨釉料的過程,之後再通過細網過濾留下細的顆粒。第三張圖是第二次拋光,使用研磨材料用畫圓的方式讓面盤平整,第四張圖則是最後階段的完成式面盤。

完成顏色的部分之後,接下來的難題就來到拋光了。無論用多精細的篩網過篩,釉料在燒製的過程中仍然會產生氣泡,解決之道其實很單純,就是多燒製幾次,整個程序是先將氣泡消除、進行表面拋光、然後再繼續燒製。毛胚陶瓷面盤的厚度有0.7mm,接著塗敷上0.5mm的釉層進行燒製,經過拋光後的最終厚度則大約是0.1mm。

右邊的銀色金屬框是用來固定陶瓷面盤的鐵製框架,同時它也身兼抗磁部件的角色,計有固定功用又具備防磁性能,是一兼二顧的設計巧思。
右邊的銀色金屬框是用來固定陶瓷面盤的鐵製框架,同時它也身兼抗磁部件的角色,計有固定功用又具備防磁性能,是一兼二顧的設計巧思。

講到這邊面盤的篇幅剛結束,但錶殼的部分才正要開始。為了要讓以陶瓷為底的琉璃面盤不會因為碰撞而容易碎裂,CREDOR在錶殼結構上花了一些心思,最佳的支撐方式是把面盤夾在錶殼之間做固定,因此在這邊他們把圍繞在Spring Drive機芯周圍的抗磁板,同步做為面盤的固定板,上述的純鐵金屬框可以穩定住面盤,這樣的結構設計讓錶殼就算受到撞擊,面盤也不致碎裂。

CREDOR設計出了三種厚度的金屬固定片去配合面盤的厚度,以0.5mm為基準,用0.05mm做單位上下各拉出一個數值。燒製出來的面盤如果厚一些就搭較薄的金屬片,面盤比較薄則搭比較厚的金屬片,藉此微調讓面盤和錶殼的間隙維持在固定距離。
CREDOR設計出了三種厚度的金屬固定片去配合面盤的厚度,以0.5mm為基準,用0.05mm做單位上下各拉出一個數值。燒製出來的面盤如果厚一些就搭較薄的金屬片,面盤比較薄則搭比較厚的金屬片,藉此微調讓面盤和錶殼的間隙維持在固定距離。

而為了要讓面盤和錶殼的間隙維持在0.1mm,CREDOR設計出了三種厚度的金屬墊片,用來配合面盤的厚度,面盤稍厚就鎖上厚度較薄的金屬墊片,反之亦然,以此去調整錶殼和面盤之間的空間緩衝,畢竟因為琉璃面表面張力的關係,燒製出的每一片面盤都會形成不同厚度,因此才產生了這樣的配套措施,為此要花上大約1.5小時才能裝好一個殼,這種細節就算不是只有CREDOR才做得到,但在意這個細節的心思也真的很CREDOR。從沒想過寫一只面盤這麼素雅的工藝錶會花這麼多時間做功課,居然跟研究大複雜功能的心力不相上下。Eichi II有多美看了實錶就知道,過多形容詞的贅述反而顯得多餘,但是隱藏在其中猶如做給上帝看的工序,有機會就要一一點名好好解釋,才能更明白CREDOR值得被珍視的價值在哪裡,了解到原來Eichi II的平凡並不平凡,簡單也很不簡單。

更多鏡週刊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