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鄉願景》划舟蟹調林投葉 大坑罟靠社造翻生

88歲「黑肉姊」陳昭子(左)和大柱媽媽阿雲姊(右)穿戴林投葉所編織的眼鏡、手環、手提包等,為童玩最佳模特兒。(吳佩蓉攝)
88歲「黑肉姊」陳昭子(左)和大柱媽媽阿雲姊(右)穿戴林投葉所編織的眼鏡、手環、手提包等,為童玩最佳模特兒。(吳佩蓉攝)
「大柱鐵頭教練」俞錫堅在防風林挑選修剪林投葉編織素材,說明打造防風林的重要性、需要哪些功能的植物品種等。(吳佩蓉攝)
「大柱鐵頭教練」俞錫堅在防風林挑選修剪林投葉編織素材,說明打造防風林的重要性、需要哪些功能的植物品種等。(吳佩蓉攝)

農業部林業保育署為維護在地生態及永續發展,每年3月除了植樹節活動外,也藉此表揚對林業具貢獻的團體,肯定他們對林業的付出及努力;2022年社區林業計畫成果4個獲獎績優社區中,宜蘭縣即占了三席,因漁源枯竭而沒落的大坑罟社區,靠著「蟹調計畫」、「林投葉童玩」等社造活動,躋身為其中一員。

宜蘭縣蘇澳鎮存仁里的大坑罟社區,是個位在東太平洋海岸沙丘旁的小漁村,大多數居民靠近海漁撈及「牽罟」捕魚為生,雜作稻米、花生等為輔,宜蘭有句諺語「武荖坑大石鼓、阿兼城水查某、大坑罟臭魚脯」,就是描寫當地早年捕魚產業的盛況。

大柱鐵頭教練 推廣獨木舟

近年受工業開發及廢水汙染影響,沿海地區魚源枯竭、傳統漁業沒落,近海漁撈及牽罟產業已不復見,大坑罟附近土地因近海及排水不良,每逢大雨或海水倒灌即淹沒,加上耕種也不易,在工作機會短缺下,青壯被迫外出謀生,人口外流、老化日益嚴重。

大坑罟社區雖以長者居多,因獨木舟體驗活動,讓小漁村增添許多生氣。從羅東高中教官退休的俞錫堅,無償提供自己手造的獨木舟給社區做為環境教育使用,也在校園擔任水域活動社團老師。他常常帶著學生們到大坑罟划舟、撿拾河中垃圾,不僅實踐環境教育,也成為同學口中的「大柱鐵頭教練」。

50多歲的大柱教練說,與志工夥伴們這5、6年來,利用課程、導覽及大大小小活動,讓社區活絡起來,居民都抱持正面態度,愈來愈多人對大坑罟感到興趣,不僅隔壁村莊有2位年輕女性加入社區發展行列,附近的港邊里也邀請與村仁里結合,共同將其生活、文化及歷史等發揚光大、傳承下去。

阿樹哥找螃蟹 兼護林淨灘

除了獨木舟體驗,早年大坑罟螃蟹橫行場景也讓許多居民印象深刻,「阿樹哥」黃逸樹為尋找螃蟹橫行的兒時記憶,3年前回到大坑罟社區,將許嘉軒博士的「陸蟹生態調查計畫」引入社區,與志工組成「蟹調小組」,每逢農曆16至19日的4個夜晚,走進海岸林與沙灘調查螃蟹,希望藉此保護兒時的自然環境,永續生態。

黃逸樹笑說,起初做蟹調計畫雖是受到毛蟹美味的誘惑,但最重要的是,大坑罟是他出生的村莊,回來尋找幼時記憶才驚覺防風林與螃蟹生態息息相關,而保安林巡護、海岸林淨灘活動、野生動植物與陸蟹監測及保育等議題,也與村莊安全環環相扣,大坑罟社區更因此獲評為社區林業計畫成果績優社區。

8旬耆老編織童玩 趣味橫生

除了中、青投入社造凝聚居民情感,社區耆老、88歲的「黑肉姐」陳昭子取用防風林的林投葉製做各式各樣的編織童玩,三兩下做出「大坑罟LV包」、手環、戒指、小喇叭等小玩意,也傳承了大坑罟的在地文化。

從小家裡務農,到現在講話還是中氣十足的「黑肉姐」,侃侃談起兒時記憶總是讓聽者笑聲不斷,她說,在早期物質缺乏、簡單純樸的年代,從身邊的自然環境中取材做成的童玩,就能讓人與人之間產生互動的樂趣與溫度,完全是現在科技時代所無法取代的,臉書上有人討論她的編織、也想參加手作,這些小時候的玩具讓現在年輕人感興趣,讓她「真歡喜」。

在「大柱鐵頭教練」俞錫堅、「黑肉姐」陳昭子、「阿樹哥」黃逸樹等大坑罟社區老中青三代人物的努力合作下,透過不同作法推動生態調查及海洋環境教育,讓漁源枯竭而日趨沒落的大坑罟社區,得以繼續保留在地的故事和文化。

社區關懷 召喚年輕人回鄉

存仁里長陳日方說,志工們的加入,也喚起社區居民對周遭環境的重視,從過往視而不見到現在會試著關心社區的變況,加上政府推動長照2.0,今年已成立社區關懷據點,進而讓年輕人可放心工作。大坑罟社區目前雖無社區產業發展的條件,但志工們仍積極藉由社區環境工作及海洋教育工作,努力嘗試創造社區產業,吸引年輕人回鄉就業。

動員令─宜蘭縣蘇澳鎮

● 人口數:3萬7264人(2024年4月底)

● 土地面積:89.0196平方公里

● 古地名:施八坑

● 蘇澳鎮長李明哲的一句話:

公所長期致力於地方創生,關懷社區、了解社區是地方創生的第一步,相信會有愈來愈多年輕人或社區關注自己居住的環境共同參與,為土地盡一份心力。

● 知名人物:陳金德(準工程會主委)、邱坤良(前文建會主委)、鄭瑞城(前教育部長)、張榮發(長榮集團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