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去災難說標籤 賴政府須遵守憲法

賴清德今將面對憲法宣誓,就任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然而,他曾稱《中華民國憲法》是災難,過去還曾說是「務實台獨工作者」,外界擔心,他嘴上稱依循蔡英文路線、維持台海現狀,但他心中的蔡英文路線是什麼?以及未來是否真的能夠認同並遵守這部憲法,將是確保兩岸和平的關鍵。

賴清德昨向外賓自稱將就任「中華民國台灣總統」,儘管「中華民國台灣」是蔡英文任內開始出現的說法,但檢視蔡2016年就職典禮演說,她當時說的是「宣誓就任中華民國第14任總統」,2020年演說中,她也是說「承擔中華民國總統的重責大任」,顯示蔡在正式場合對用詞相當斟酌。

蔡英文技巧性地在演說中,平衡中華民國與台灣的用法。反觀,賴清德還沒就任就開始對外賓強調自己要就任的是「中華民國台灣」總統,而非「中華民國總統」,令人好奇今天他將用何頭銜來稱呼。

中華民國憲法是一中憲法,憲法增修條文明確提到「國家統一前」,這也是與賴清德親近的獨派對憲法反感之處,獨派屢次高喊「正名制憲」就是表現對憲法的不認同,而作為「台獨金孫」的賴清德,才會在選舉期間脫口說出「中華民國憲法災難說」。

根據府方昨透露消息,賴清德兩岸立場上將是「不卑不亢,維持現狀」,就是在蔡英文的維持現狀再加句不卑不亢,相較蔡英文時期的維持現狀,賴加註不卑不亢的前提,更讓人猜疑,是否在「互不隸屬」關係上,進一步挑戰兩岸底線?

賴清德今天將面對中華民國憲法宣誓就職,也不斷地保證將延續蔡英文的兩岸路線,並致力維持台海現狀,面對未來兩岸及外交關係,賴既然是依中華民國憲法賦予總統權力和職務,就該謹記憲法精神,並進一步改善兩岸關係,確保台海穩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