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罪不記點 直擊馬路違規多

交通新制出現重大變革,行政院日前通過調整交通違規記點和檢舉措施,未來10項1200元以下輕微違規將不記點,也不受理民眾檢舉。民眾憂心,大違停時代即將來臨,路權團體也痛批新制漠視用路人的安全,政策走回頭路。對此交通部回應,此次修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現行檢舉制已悖離立法初衷,交通檢舉爆量反而增加警力負擔。對此學者示警,微罪不罰恐怕將再度開啟行人地獄大門,究竟台灣的檢舉制度與行人交通安全如何權衡?

交通事故多 行人地獄惡名

台灣交通事故層出不窮,甚至被國際媒體冠上「行人地獄」的惡名,其中基隆就被用路人喻為行人地獄當中的地獄,在交通部的統計資料當中,基隆曾經名列行人地獄縣市冠軍,非直轄市裡頭,300處肇事熱點,就有99處都在基隆,前10名的危險路口,基隆就占了9處。採訪團隊實際走訪現場,果真發現亂象不斷,其中紅線違停、併排停車狀況最為嚴重,不少駕駛貪圖方便,把車臨停在單行道上,導致兩條通行道縮減成了一條,不僅可能導致交通大打結,車禍意外更頻繁發生。

為了洗刷行人地獄惡名,交通部在2023年6月份實施多項的交通新制,包含了車輛不禮讓行人,加重開罰6千元、無照駕駛罰鍰提高到2萬4千元、加重危險駕駛罰則,並且增加了13項可檢舉的違規項目等,希望能夠遏止交通亂象。沒想到,交通新制才剛剛上路,就引爆計程車和貨車職業駕駛怒火,職業駕駛憂心擴大違規記點以及檢舉項目,恐會影響生計,發起了上百名計程車以及遊覽車等駕駛,開車包圍交通部表達抗議。

微罪不記點 交通新制

面對排山倒海的抗議聲浪,新制上路短短9個月就急轉彎,行政院2024年3月初通過了《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和配套措施,未來罰鍰在1200元以下輕微違規將不記點,也不開放民眾檢舉,其中包含了騎機車未戴安全帽、邊騎車邊講手機、在身心障礙專用停車位違規停車,以及在交叉路口臨停等10項類別項目。

眼看行政院修改道交條例,未來10項輕微違規將不記點,路權團體在全台7個縣市發起快閃抗議,批評政策朝令夕改、漠視用路人性命。儘管外界面對修法存在諸多疑慮,不過交通部強調,此次修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當初設立的民眾檢舉制已經悖離初衷,過去立法目的就是為了彌補警力不足、守護行人安全,沒想到檢舉數量暴增,反而增加了執法單位的負擔。根據統計,2023年6月份前,台北市每個月平均的檢舉件數為10萬件,新制上路之後,每月暴增到了13萬,新北市也從13萬件增加到了19萬件,高雄市的交通檢舉量也從5萬多件,變到了7萬多件。

開放民眾檢舉,增加警察負擔,只不過嚴刑峻法之下,卻也看到了嚇阻效果。檢視2023年新制上路之後,行人事故的死亡人數,從111年的394件降到了112年的380件,死亡人數確實有所下降,交通部強調,新制對於道路交通安全有顯著效果。面對這樣的說法,學者提出質疑,認為死亡人數雖然減少,但受傷人數卻不降反升,攤開數字發現,從111年的1萬6763件,大幅上升到了112年的1萬7280件,憂心未來微罪不罰政策上路,傷亡人數將再度攀升。此外,學者也提出質疑,微罪定義不應該用1200元的罰鍰金額作為界線,罰鍰高低與事故風險高低不該劃上等號。

這次修法的重點還包括自費參加講習扣抵違規點數,也由一年的2點提高上限,來到4點。另一方面,未來當場舉發予以記點,但是科技執法以及民眾檢舉的逕行舉發,則不予記點,民眾質疑執法鬧雙標,學者也認為,草率的制度未來恐將產生嚴重後果,交通部強調,此次修法雖限縮了部分微罪檢舉項目,但是執法強度不會因此降低,但專家憂心,在警力有限的狀況之下,微罪不罰恐將再度開啟行人地獄大門。

實現道交安全 體制尚需改革

想要實踐道路交通安全,除了體制上到下的改革,專家呼籲,強化道路設計、改善交通工程,用路人的教育觀念也必須加強宣導,三軌並行才是根本之道。從微罪不罰政策一窺台灣道路交通安全困境,馬路如虎口早已不是交通安全的口號,而是行人走在路上的真實心聲,台灣想要擺脫行人地獄的惡名,除了考驗政府智慧,全民也需要共同努力。

台視新聞/陳晏瑋 陳信志  責任編輯/朱紫筠

更多台視新聞網報導
違規記點、檢舉爆民怨! 交部研擬「微罪不記點」
臨停違規暫緩記點只罰款 王國材坦言:罰單非常多
三讀通過! 4歲以上搭大客車須繫安全帶 最高罰6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