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盜寫詩到僧人渡海 撥開海洋文學的迷霧

「古典詩歌中的海洋世界:從中國的「海盜之歌」說起」於3月20日在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文學院國際會議廳舉辦(國科會提供)。
「古典詩歌中的海洋世界:從中國的「海盜之歌」說起」於3月20日在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文學院國際會議廳舉辦(國科會提供)。
國科會文沙龍講座(國科會提供)。
國科會文沙龍講座(國科會提供)。

國科會《人文沙龍系列》講座邀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廖肇亨分享他在海洋詩學領域的研究。廖肇亨表示海洋詩學透過文學研究途徑,探究海洋的不同面貌,讓人得以一窺當時的世界秩序。講座將在3月20日下午3點到5點,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文學院國際會議廳B02舉辦,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往參加,或透過線上直播收看。

廖肇亨的研究領域囊括禪學史、古典文學理論、近世東亞佛教文化史及東亞文化交流等,獲選過中國新詩學會優秀青年詩人、國科會優等研究獎勵及優秀年輕學者研究計畫,他花費了十年時間研究明清海洋詩學,探究海洋與自我、他者之間的關聯,同時出版多篇以海洋詩為主題的研究論文,研究還擴及佛學、禪學,出版並翻譯多本相關書籍。

廖肇亨發現中國古典文學作品雖然有許多海洋場景,但是重點大多放在海洋史,而非海洋文學,尤其在宋、元以後,海洋貿易盛行,有航海經驗的人數越來越多,因此留下海洋詩學的詩人遍及海盜、僧人、文人,透過他們的創作,讓人一窺詩人眼中的世界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