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海苔

母親中風臥床之後,我決定從職場退下來,家中雖然雇用外傭,但是,語言溝通問題很多,我是家中老大,從年輕開始就離鄉漂泊,在外成家,最後的時光陪伴母親,也算是親情的美麗終點,所以決定放下職場的工作,回到家裡。
印尼外傭安蒂說,母親最近吃不下飯,起初我以為母親是生病了,到醫院檢查,卻查不出問題,也因為如此,搞到幾個兄弟姊妹特別緊張,我突然想起母親一向喜歡日本料理,所以就買了海苔酥,這是從日本進口的零食,每張海苔酥面積只有巴掌大,用來包裹米飯,剛好一個一口。
母親喜歡海苔是有原因的,她曾經告訴我,太平洋戰爭時,海苔救了她,原來,日軍偷襲珍珠島,逼迫美軍加入亞洲戰場之後,戰爭後期,美軍對台灣進行轟炸,這也是台灣被殖民的悲劇,戰爭早期,中國空軍聯合蘇聯空軍轟炸台灣,戰爭後期,美軍也對台灣轟炸,台灣成了中美蘇共同敵人,畢竟台灣是當年日本重要南進基地。
母親說,當年她才讀日本國小,住宿在市區的學校,為了躲避美軍空襲,學校提早放暑假,所有人必須離開市區疏散到鄉下,台語稱為「疏開」,母親也不例外,搭上火車回到高屏地區的鄉下,母親的老家算來是山區,接近旗山大鎮,火車沒有直達,火車到達九曲堂站,必須換成日本會社專門運送甘蔗的小火車,才能到達山邊的家。
老家高處可以看到高屏溪流過,旗山美濃一帶很多客家人與福佬人聚落,山區丘陵起伏,不是高山卻也俊秀。
母親說,空襲警報一響,大家就朝山區森林跑,因為美軍轟炸的目標,大多數是軍事基地,海港碼頭倉庫,或者是橋梁,山區反而比較安全,當年,戰爭初期,農民耕種也沒有太大的阻礙,到了後期,糧食已經出現短缺,尤其是,從市區疏開到家裡的親戚朋友,越來越多,家裡本來務農,米糧,疏菜,雞鴨肉類自給自足沒問題,後來也只能用地瓜稀飯,溫飽這些難民,比較缺乏是特殊食材,當家的外祖母每天為了食物發愁,一到過節日,就想到如何變化一些材料,給親戚朋友打牙祭。
有一天,外祖母帶著母親進入山中,來到一條溪邊,溪水清澈,四周寧靜,溪水被大樹掩蓋,不熟悉路線的人,恐怕找不到此處,可見這裡甚少人煙經過。
外祖母捲起褲腳,警告母親不要滑倒,因為溪水裡面的石頭長滿青苔,不小心就會滑倒,母親跟著外祖母動作,小心翼翼下水,然後拿著撿來的竹片,開始在石頭上刮起來,原來,手中刮起來的是青色的青苔,母親用另一隻手接著青苔,然後放到溪旁的大石頭上曝曬,沒有很久時間,母女兩人就刮了很多青苔。
外祖母接著走到溪邊的野生芋頭,折下幾葉芋頭葉子,把青苔放在上面,高興帶回家了。
在屋前的棚架上曬乾後的青苔,散發出一種清香,類似海邊潮騷的味道,曬乾之前的青苔,要先敲打成片狀,就好像造紙般,食用的時候,就把青苔撕下幾片,放在火爐旁乾烤,只要外祖母拿出青苔片,很多親戚朋友會發出歡樂的表情,掃除戰爭帶來的陰霾。
野生溪邊的青苔,可以下酒,可以伴飯,母親中風後有點失憶,但是,看到青苔伴飯,眼睛就有淚光,好像說,這個味道很熟悉。
母親曾說,鄉下的童年生活,在戰爭時代沒有吃苦,反而戰後開始出現食物短缺,連米糧也少了,因為中國內戰消耗太大,台灣米糧運到中國,最後導致二二八事件爆發。
終戰後,母親結束日式國小教育,在市區送走準備遠揚的學校日本老師,台灣也進入物質缺乏時代,母親回到鄉下和外祖母一起下田,日本村長走了,換了一個外省人當村長,當時,米糧多數被政府徵收,鄉下出現缺糧狀況,三餐飯碗內都是地瓜比米飯多,外祖母只能拿出飼養的雞鴨去市場換米。
母親說,當時最期待的大餐,除了青苔飯以外,就是豬油拌飯,如果還能在飯裡加一顆雞蛋,一點醬油,那就是人間超級美味了。
聽完母親的回憶,我告訴安蒂,哪一天,我也要弄一碗豬油拌飯給母親回味一下。